寶寶副食品 營養秘笈

    window.onload = function() { document.onselectstart = function() {return false;} // ie document.onmousedown = function() {return false;} // mozilla } function pageScroll() { window.scrollBy(0,50); //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scroll increments scrolldelay = setTimeout(‘pageScroll()’,100); // scrolls every 100 milliseconds } Scroll Page | Stop Scrolling window.onload = function() { var elemen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content’); element.onselectstart = function () { return false; } // ie element.onmousedown = function () { return false; } // mozilla } /*——-MBT Floating Counters————*/ #floatdiv { position:absolute; width:94px; height:229px; top:0; right:0; z-index:100 } #mbtsidebar { border:1px solid #ddd; padding-left:5px; position:relative; height:220px; width:55px; margin:0 0 0 5px; }

    // JavaScript Document <!– /* Script by: http://www.jtricks.com * Version: 20071017 * Latest version: * http://www.jtricks.com/javascript/navigation/floating.html */ var floatingMenuId = 'floatdiv'; var floatingMenu = { targetX: 0, targetY: 300, hasInner: typeof(window.innerWidth) == 'number', hasElement: typeof(document.documentElement) == 'object' && typeof(document.documentElement.clientWidth) == 'number', menu: document.getElementById ? document.getElementById(floatingMenuId) : document.all ? document.all[floatingMenuId] : document.layers[floatingMenuId] }; floatingMenu.move = function () { floatingMenu.menu.style.left = floatingMenu.nextX + 'px'; floatingMenu.menu.style.top = floatingMenu.nextY + 'px'; } floatingMenu.computeShifts = function () { var de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 floatingMenu.shiftX = floatingMenu.hasInner ? pageXOffset : floatingMenu.hasElement ? de.scrollLeft : document.body.scrollLeft; if (floatingMenu.targetX < 0) { floatingMenu.shiftX += floatingMenu.hasElement ? de.clientWidth : document.body.clientWidth; } floatingMenu.shiftY = floatingMenu.hasInner ? pageYOffset : floatingMenu.hasElement ? de.scrollTop : document.body.scrollTop; if (floatingMenu.targetY window.innerHeight ? window.innerHeight : de.clientHeight } else { floatingMenu.shiftY += floatingMenu.hasElement ? de.clientHeight : document.body.clientHeight; } } } floatingMenu.calculateCornerX = function() { if (floatingMenu.targetX != ‘center’) return floatingMenu.shiftX + floatingMenu.targetX; var width = parseInt(floatingMenu.menu.offsetWidth); var cornerX = floatingMenu.hasElement ? (floatingMenu.hasInner ? pageXOffset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scrollLeft)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clientWidth – width)/2 : document.body.scrollLeft + (document.body.clientWidth – width)/2; return cornerX; }; floatingMenu.calculateCornerY = function() { if (floatingMenu.targetY != ‘center’) return floatingMenu.shiftY + floatingMenu.targetY; var height = parseInt(floatingMenu.menu.offsetHeight); // Handle Opera 8 problems var clientHeight = floatingMenu.hasElement && floatingMenu.hasInner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clientHeight > window.innerHeight ? window.innerHeight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clientHeight var cornerY = floatingMenu.hasElement ? (floatingMenu.hasInner ? pageYOffset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scrollTop) + (clientHeight – height)/2 : document.body.scrollTop + (document.body.clientHeight – height)/2; return cornerY; }; floatingMenu.doFloat = function() { // Check if reference to menu was lost due // to ajax manipuations if (!floatingMenu.menu) { menu = document.getElementById ? document.getElementById(floatingMenuId) : document.all ? document.all[floatingMenuId] : document.layers[floatingMenuId]; initSecondary(); } var stepX, stepY; floatingMenu.computeShifts(); var cornerX = floatingMenu.calculateCornerX(); var stepX = (cornerX – floatingMenu.nextX) * .07; if (Math.abs(stepX) < .5) { stepX = cornerX – floatingMenu.nextX; } var cornerY = floatingMenu.calculateCornerY(); var stepY = (cornerY – floatingMenu.nextY) * .07; if (Math.abs(stepY) 0 || Math.abs(stepY) > 0) { floatingMenu.nextX += stepX; floatingMenu.nextY += stepY; floatingMenu.move(); } setTimeout(‘floatingMenu.doFloat()’, 20); }; // addEvent designed by Aaron Moore floatingMenu.addEvent = function(element, listener, handler) { if(typeof element[listener] != ‘function’ || typeof element[listener + ‘_num’] == ‘undefined’) { element[listener + ‘_num’] = 0; if (typeof element[listener] == ‘function’) { element[listener + 0] = element[listener]; element[listener + ‘_num’]++; } element[listener] = function(e) { var r = true; e = (e) ? e : window.event; for(var i = element[listener + ‘_num’] -1; i >= 0; i–) { if(element[listener + i](e) == false) r = false; } return r; } } //if handler is not already stored, assign it for(var i = 0; i .photoleft {float: left; padding:2px 0px 8px 10px; margin: 0; font-size:90%; color: #783f04; font-style:italic; width: 450px;}


    在電視廣告中,長輩和爸爸媽媽為了要讓寶寶吃不同的副食品而爭論不休,的確,當孩子到了添加副食品的階段,家人親友的熱心分享有時也和書上的建議有段差 距,眾說紛紜的說法總讓人感覺無所適從。究竟什麼時候該讓寶寶開始吃副食品?應該以什麼食物作為副食品的入門開端呢?我們請到了專家,將副食品的重點一次 傳授給你!

    我有疑問!副食品給予Q&A
    在了解小朋友可以吃哪些食物前,首先,我們先來釐清幾項和給予副食品有關的常見疑惑,快來確認還有多少觀念是你還不了解的吧!

    Q1:小朋友幾個月大時,表示添加副食品的時機已經成熟?

    添加副食品最佳時機
    小 朋友4至6個月大時,體重已達到出生體重的兩倍(約6~7公斤),這個階段寶寶1天總奶量約1000c.c.,已經無法持續向上增加,而寶寶的腸胃道、胰 臟、腎臟功能已漸趨成熟,因此,為了供給寶寶充足的營養和熱量,不再單以奶類為唯一食物的副食品時期,就要正式展開了!

    醫院小兒 部小兒胃腸科主任方旭彬說明:「4~6個月是給予寶寶副食品的最佳時機,但不可早於4個月,因為寶寶的消化功能尚未成熟,容易出現不適應的現象。」另外,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哺餵純母乳的寶寶應在6個月以上再吃副食品,但是倘若寶寶的生長發育曲線大幅落後同齡者,倒也不一定要堅持6個月的界 線,只要寶寶願意吃,且吃下肚後沒有不適反應顯現,副食品的給予時機可以稍做彈性的調整。

    4~6個月,寶寶厭奶期
    4~6個月恰巧常是寶寶的厭奶期──此時頸部肌肉張力足夠,已能自行抬頭環顧周遭景 色,所以不再只專注於吃飯和睡覺上,變得調皮好動、好奇心十足,對喝奶反而變得興趣缺缺。雖然並非每個孩子都會經歷厭奶期,但這段時期卻也正好成為替寶寶 添加副食品最佳時機,厭奶期如果副食品添加得宜,通常不會影響到寶寶的生長發育。等到寶寶1歲多至2歲左右,會經歷第二次的厭食期,這次的心理性厭食常起 因於爸媽不斷逼迫孩子進食,對孩子而言,吃東西成了一件苦差事。建議當孩子經歷第二段厭食期,照顧者應避免讓孩子一肚子餓就馬上喝奶,應該先吃點固體食 物,如果之後還有飢餓感,再酌量讓寶寶喝一點奶,矯正依賴液體食物的習慣。

    Q2:因為擔心過敏而延後給予副食品,對健康有好處或壞處嗎?

    太晚接觸副食品易養成挑食習慣
    雖 然家長常擔心過早給予副食品會有過敏、腸胃道不適等問題,事實上,如果因此矯枉過正、不斷延後食用副食品的時間,寶寶隨年紀增長顯露出個性,反而開始會拒 絕不喜歡的食物,成為日後導致寶寶有挑食習慣的原因之一!4個月~1歲前的寶寶以奶類為主、副食品為輔,經過一段時間對食物慢慢適應,1歲後就可以和大人 一樣以固體食物為主食,奶類反而退居成配角了(但並非讓小朋友完全不喝奶喔,畢竟奶類可是很好的鈣質來源呢!)。

    Q3:寶寶的副食品應以怎樣的順序循序漸進添加?

    從流質食物入門
    讓 寶寶吃副食品,應該以「流質、半固體(糊狀)、固體、塊狀」的順序循序添加。第一次添加副食品,建議從和水對半稀釋的新鮮果汁入門(太酸易使孩子心生抗 拒,太甜又會影響正常喝奶量),在兩餐之間讓小朋友少量的嚐試看看;等習慣了液體副食品,再開始給予嬰兒米粉或麥粉等半固體的糊狀食物,以湯匙少量的餵, 如果寶寶將米糊用舌頭吐出,就表示目前吞嚥能力尚未成熟,可以考慮用半瓢嬰兒米粉對三瓢配方奶粉的比例讓孩子食用,由淡到濃,之後再逐漸增加嬰兒米粉的 量。另外,也可以考慮讓孩子喝點菜湯、肉湯、米湯,或者吃果泥、菜泥、肉泥、豬肝泥、稀飯等等,視寶寶的適應狀況逐步增加內容,到一歲之後,就可以和大人 吃一樣的食物囉!

    一次一種,為期一週
    添加副食品以一次一種、為期一週為原則,這樣一方面可避免寶寶產生錯亂,另一方面也方便父 母觀察寶寶有沒有過敏的現象出現。倘若出現不適症狀,舉例來說如嘔吐、腹脹、腹瀉、解血絲便或黏液便、皮膚上出現紅疹或濕疹等等,就表示孩子對食物有過敏 反應,應該立即停止食用。如果家族有過敏史(父、母、兄、姐),也擔心寶寶會有同樣的過敏症狀,添加副食品時可延後食用下列常見過敏原的時機:堅果類(花 生、核桃)、蛋白、筍類、菇類、甲殼類海鮮(蝦、螃蟹等),還有較易導致過敏的奇異果、芒果、草莓等。但這些食物也都是很好的營養來源,所以不必矯枉過正 完全禁止,等孩子年齡稍為長一些再酌量食用,並觀察有無敏反應顯現。

    有過敏反應,應該立即停止食用

    對蛋過敏,注射流感疫苗前應主動告知醫師!
    流感疫苗的製作過程中會使用雞胚,因此,如果小朋友曾在食用雞蛋後發生嚴重過敏,基於安全考量要主動提醒醫師,並在接種後觀察半小時,確認沒有不適再離開醫療院所!

    Q4:在寶寶的牛奶中「加料」,這樣的作法可行嗎?
    寶 寶開始吃副食品後,許多家長會選擇讓孩子嚐試嬰兒米粉或麥粉,加在配方奶粉中一起沖泡,這麼做並非完全不可行,但缺乏訓練寶寶吞嚥、咀嚼能力的機會,因此 方旭彬主任建議,家長不妨多費點心思用湯匙一口一口餵食,因為門診中曾經遇過小朋友到了兩三歲仍長得瘦瘦小小,原因就出在平時總是抱著奶瓶不放,也不願意 吃固體狀的食物,照顧者只好將所有的食物攪打成泥再讓孩子吃,結果反而讓小朋友失去訓練咀嚼吞嚥能力的機會,造成攝取固體食物的嚴重障礙呢!

    Q5:寶寶不願意吃副食品,那我是不是應該先放棄之後再試?

    多次接觸,讓寶寶適應食物
    心理學研究指出,寶寶從開始嚐試到接受一種新食物,多半需要8至10次的接觸,所以除非出現過敏反應,家長千萬不要只試一兩次就輕言放棄喔!等寶寶接受的食物越來越多,家長也可以開始每天替寶寶變換不同菜色,滿足小朋友旺盛的好奇心。

    這個時候寶寶的奶量應盡可能維持原量,但如果無法達成也不必勉強,只要寶寶願意吃副食品,且仍維持良好的生長曲線,家長無須過於緊張。等到一歲後,因為要以一般的食物為主食,所以奶類可以減量到一天兩次共500c.c.,退居到點心的位置。

    雞蛋、全脂牛奶,幫助寶寶頭好壯壯!
    大人常因為擔心膽固醇過高而不敢吃蛋、喝全脂鮮奶,但如果爸爸媽媽希望寶貝長得頭好壯壯,建議讓9個月至2歲的寶寶一天至少吃2顆蛋,或者在1歲後選擇飲用全脂鮮奶,因為腦部需要磷脂質、卵磷脂、膽固醇等成份幫助發育,提供足夠的原料可以促進腦部成長,孩子自然頭好壯壯!

    Q6:10個月到1歲的孩子喜歡抓東西往嘴裡塞,我可以準備哪些東西給寶寶食用呢?

    飲食均衡,少量多餐
    1 歲以上的孩子已經可以和大人吃一樣的食物,飲食以「均衡」為原則,建議讓孩子種類廣泛的嚐試,藉此提高對食物的接受度。小朋友活潑好動,食量雖不大但消化 速度快,可採用「少量多餐」的方式進食,除了早中晚三餐時間和大人同桌吃飯,如果餓了亦可在兩餐間吃點小點心補充體力。 

    10個月到1歲的孩子喜歡抓東西往嘴裡塞,可以替寶寶準備方便用手抓捏的食物,比方說牙餅、撕成片狀或塊狀的吐司麵包或饅頭,切成大塊或條狀的水果或煮熟 的紅蘿蔔、馬鈴薯等蔬菜,一方面訓練孩子手眼協調還有抓握的能力,讓孩子自在的吃東西不一定要使用餐具,會讓吃飯變成一件愉快的事!說到這裡,方主任也順 道提醒爸媽們,想讓孩子養成健康的飲食態度、正確的餐桌禮儀,一定要好好把握2歲前的關鍵期好好建立!

    訓練孩子手眼協調還有抓握的能力

    Q7:讓孩子吃罐頭副食品的利與弊?
    自 己動手製作副食品固然最新鮮營養、也最令家長放心,但如果家長無法每天替寶寶烹調新鮮的副食品,或者還未完全掌握處理副食品的技巧,舉例來說,有些蔬菜或 肉類的纖維粗硬,要烹調到細緻柔軟、寶寶易消化的程度很耗時費工,這時,經特殊處理的市售菜泥、肉泥就可以幫家長解決掉這個煩惱,只要選擇值得信賴的合格 廠牌,偶爾讓寶寶吃罐裝副食品也不失是個方便的選擇。

    學步者腹瀉(toddler’s diarrhea):
    有些一歲多的孩子體 重並未落後同齡者,但一天卻總會排出2到6次稀糊的軟便,總讓家長煩惱孩子的腸胃是不是出了狀況。方旭彬主任解釋,其原因在於飯後腸蠕動過快,孩子吃得太 過清淡或攝取水分過多、吃得太甜,只要在食物中添加一些油脂類讓腸胃蠕動速度變慢,減少水分和糖份的攝取,腹瀉的狀況大多能自動改善。

    NG副食品大公開
    了解寶寶的副食品添加原則後,我們也要來認識關於選擇食物的注意事項,輕鬆替寶寶拒絕NG的副食品!

    1 易過敏食物
    曾統計6家醫院因過敏住院的339個病患中,列出了目前不同年齡層常見的致敏食物,分別為:

    (1)第一級過敏食物(最易引起過敏反應):蝦、蟹、奶、蛋、花生。
    (2)第二級過敏食物:芒果、其他海鮮。
    (3)第三級過敏食物:花枝、蛤仔、魷魚、墨魚、螺、鱈魚、大豆、小麥及奇異果。

    如 果家族有過敏史所以孩子有過敏的疑慮,上述食物可以考慮等寶寶稍大一些再給予,別因為擔心過敏而完全偏廢這些食物。常有家長要求讓孩子抽血檢測過敏原,但 方旭彬主任提醒,抽血檢驗有靈敏度和特異性的存在,且5至6歲以後再檢驗準確率較高,所以如果孩子出現過敏,家長應該將孩子當天食用的所有食物詳細記錄下 來,下一次過敏再出現時一樣詳細列出然後比對,反覆幾次就可以找出明確的過敏原,雖然有些麻煩,卻是個可以確認真正原因的好方法。

    2 生食或半生不熟
    小朋友的腸胃道抵抗力和成人大不相同,所以除了水果外,其餘雞肉、雞蛋(雞為沙門氏菌宿主)、海鮮等食材皆要遵守全熟原則,利用烹調溫度殺死病菌,小朋友才不會因此染上腸胃疾病。

    遵守全熟原則,利用烹調溫度殺死病菌

    3 咖啡因、酒精等刺激性食物
    咖啡因、酒精等食物對小朋友來說刺激性太高,且會影響小朋友的食欲,不利於發育中的孩子攝取營養。

    4 重口味食物
    添加副食品應該以新鮮、乾淨、低過敏為原則,小朋友的副食品不需要添加調味料調味,而醃漬品、再製品通常添加許多調味料,長期累積除了可能養成重口味的習慣,還會對健康造成影響。

    5 注意食用安全
    數年前曾發生小朋友嬉鬧時口中含著果凍,結果不小心噎住窒息死亡的案例,提醒家長如果要讓孩子吃這類的食物,應該先搗碎或切成小塊狀、小片狀,並且最好在大人的陪伴下再食用。

    寶寶也可能有缺鐵性貧血? 

    不論是喝嬰兒配方奶粉(雖多半有加強鐵質成份)還是純母乳哺餵的孩子,如果未在適當時機(6至12個月大以上)添加副食品補充鐵質攝取,缺鐵性貧血就有找 上門的可能──媽咪替寶寶貯存在體內的鐵質,大約到6個月大就不足以應付身體需求,這時如果可以添加富含鐵質的食物,如蘋果泥、深綠色蔬菜、豬肝泥、牛肉 泥等等,有助於預防缺鐵性貧血的發生。

    方旭彬
    學歷: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英國倫敦大學醫學博士
    經歷:臺北臺安醫院小兒科部主任/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部主治醫師/萬芳醫學中心小兒部兼任主治醫師/馬偕紀念醫院小兒部兼任主治醫師/國立台北護理學院嬰幼兒保育系教育部部定講師/中山醫學院醫學系暨復健醫學系小兒科臨床講師
    現任:臺北醫學大學署立雙和醫院小兒胃腸科主任

    $(document).ready(function(){ $(‘#myPageFlip’).jPageFlip({ width: “imageWidth”, height: “imageHeight”, // other parameters }); });

    Gitzel Giuliette Care

    function run_pinmarklet1() { var e=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e.setAttribute(‘type’,’text/javascript’); e.setAttribute(‘charset’,’UTF-8′); e.setAttribute(‘src’,’http://assets.pinterest.com/js/pinmarklet.js?r=’+Math.random()*99999999); document.body.appendChild(e); } Follow Me on Pinterest

研究: 孕婦不能吃18種食物:螃蟹、味精、巧克力

    window.onload = function() { document.onselectstart = function() {return false;} // ie document.onmousedown = function() {return false;} // mozilla } function pageScroll() { window.scrollBy(0,50); //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scroll increments scrolldelay = setTimeout(‘pageScroll()’,100); // scrolls every 100 milliseconds } Scroll Page | Stop Scrolling window.onload = function() { var elemen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content’); element.onselectstart = function () { return false; } // ie element.onmousedown = function () { return false; } // mozilla } /*——-MBT Floating Counters————*/ #floatdiv { position:absolute; width:94px; height:229px; top:0; right:0; z-index:100 } #mbtsidebar { border:1px solid #ddd; padding-left:5px; position:relative; height:220px; width:55px; margin:0 0 0 5px; }

    // JavaScript Document <!– /* Script by: http://www.jtricks.com * Version: 20071017 * Latest version: * http://www.jtricks.com/javascript/navigation/floating.html */ var floatingMenuId = 'floatdiv'; var floatingMenu = { targetX: 0, targetY: 300, hasInner: typeof(window.innerWidth) == 'number', hasElement: typeof(document.documentElement) == 'object' && typeof(document.documentElement.clientWidth) == 'number', menu: document.getElementById ? document.getElementById(floatingMenuId) : document.all ? document.all[floatingMenuId] : document.layers[floatingMenuId] }; floatingMenu.move = function () { floatingMenu.menu.style.left = floatingMenu.nextX + 'px'; floatingMenu.menu.style.top = floatingMenu.nextY + 'px'; } floatingMenu.computeShifts = function () { var de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 floatingMenu.shiftX = floatingMenu.hasInner ? pageXOffset : floatingMenu.hasElement ? de.scrollLeft : document.body.scrollLeft; if (floatingMenu.targetX < 0) { floatingMenu.shiftX += floatingMenu.hasElement ? de.clientWidth : document.body.clientWidth; } floatingMenu.shiftY = floatingMenu.hasInner ? pageYOffset : floatingMenu.hasElement ? de.scrollTop : document.body.scrollTop; if (floatingMenu.targetY window.innerHeight ? window.innerHeight : de.clientHeight } else { floatingMenu.shiftY += floatingMenu.hasElement ? de.clientHeight : document.body.clientHeight; } } } floatingMenu.calculateCornerX = function() { if (floatingMenu.targetX != ‘center’) return floatingMenu.shiftX + floatingMenu.targetX; var width = parseInt(floatingMenu.menu.offsetWidth); var cornerX = floatingMenu.hasElement ? (floatingMenu.hasInner ? pageXOffset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scrollLeft)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clientWidth – width)/2 : document.body.scrollLeft + (document.body.clientWidth – width)/2; return cornerX; }; floatingMenu.calculateCornerY = function() { if (floatingMenu.targetY != ‘center’) return floatingMenu.shiftY + floatingMenu.targetY; var height = parseInt(floatingMenu.menu.offsetHeight); // Handle Opera 8 problems var clientHeight = floatingMenu.hasElement && floatingMenu.hasInner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clientHeight > window.innerHeight ? window.innerHeight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clientHeight var cornerY = floatingMenu.hasElement ? (floatingMenu.hasInner ? pageYOffset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scrollTop) + (clientHeight – height)/2 : document.body.scrollTop + (document.body.clientHeight – height)/2; return cornerY; }; floatingMenu.doFloat = function() { // Check if reference to menu was lost due // to ajax manipuations if (!floatingMenu.menu) { menu = document.getElementById ? document.getElementById(floatingMenuId) : document.all ? document.all[floatingMenuId] : document.layers[floatingMenuId]; initSecondary(); } var stepX, stepY; floatingMenu.computeShifts(); var cornerX = floatingMenu.calculateCornerX(); var stepX = (cornerX – floatingMenu.nextX) * .07; if (Math.abs(stepX) < .5) { stepX = cornerX – floatingMenu.nextX; } var cornerY = floatingMenu.calculateCornerY(); var stepY = (cornerY – floatingMenu.nextY) * .07; if (Math.abs(stepY) 0 || Math.abs(stepY) > 0) { floatingMenu.nextX += stepX; floatingMenu.nextY += stepY; floatingMenu.move(); } setTimeout(‘floatingMenu.doFloat()’, 20); }; // addEvent designed by Aaron Moore floatingMenu.addEvent = function(element, listener, handler) { if(typeof element[listener] != ‘function’ || typeof element[listener + ‘_num’] == ‘undefined’) { element[listener + ‘_num’] = 0; if (typeof element[listener] == ‘function’) { element[listener + 0] = element[listener]; element[listener + ‘_num’]++; } element[listener] = function(e) { var r = true; e = (e) ? e : window.event; for(var i = element[listener + ‘_num’] -1; i >= 0; i–) { if(element[listener + i](e) == false) r = false; } return r; } } //if handler is not already stored, assign it for(var i = 0; i .photoleft {float: left; padding:2px 0px 8px 10px; margin: 0; font-size:90%; color: #783f04; font-style:italic; width: 450px;}


    懷孕女人18種容易流產食物食物絕對不能碰:

      1、螃蟹

    它味道鮮美,但其性寒涼,有活血祛瘀之功,故對孕婦不利,尤其是蟹爪,有明顯的墮胎作用。

      2、甲魚

    雖然它具有滋陰益腎的功效,但是甲魚性味鹹寒,有著較強的通血絡、散瘀塊作用,因而有一定墮胎之弊,尤其是鱉甲的墮胎之力比鱉肉更強

      3、薏米

    是一種藥食同源之物,中醫認為其質滑利。藥理實驗證明,薏仁對子宮平滑肌有興奮作用,可促使子宮收縮,因而有誘發流產的可能

      4、馬齒莧

    它既是草藥又可作菜食用,其藥性寒涼而滑利。實驗證明,馬齒莧汁對於子宮有明顯的興奮作用,能使子宮收縮次數增多、強度增大,易造成流產。

      5、罐頭食品

    罐頭食品在製作過程中都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劑,如人工合成色素、香精、防腐劑等。儘管這些添加劑對健康成人影響不大,但孕婦食入過多則對健康不利。另外,罐頭食品營養價值並不高,經高溫處理後,食物中的維生素和其他營養成分都已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

      6、菠菜

    人們一直認為菠菜含豐富的鐵質,具有補血功能,所以被當做孕期預防貧血的佳蔬。其實,菠菜中含鐵不多,而是含有大量草酸。草酸可影響鋅、鈣的吸收。孕婦體內鈣、鋅的含量減少,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

      7、巧克力

    過多食用巧克力會使孕婦產生飽腹感,因而影響食慾,其結果是身體發胖,而必需的營養卻缺乏。孕婦較喜歡吃酸東西,山楂便成了首選果品。山楂對子宮有興奮作用,孕婦過食可使子宮收縮,導致流產的可能,故要少吃。

      8、豬肝

    芬蘭和美國已向孕婦提出了應少吃豬肝的忠告。

    因為在給牲畜迅速催肥的現代飼料中,添加了過多的催肥劑,其中維生素A含量很高,致使它在動物肝臟中大量蓄積。孕婦過食豬肝,大量的維生素A便會很容易進入體內,對胎兒發育危害很大,甚至會致畸。

      9、久存的土豆

    土豆中含有生物鹼,存的越久的土豆生物鹼含量越高。過多食用這種土豆,可影響胎兒正常發育,導致胎兒畸形。當然,人的個體差異很大,並非每個人食用後都會出現異常,但孕婦還是不吃為好,特別是不要吃長期貯存的土豆。

      10、熱性作料

    孕婦吃熱性作料熜≤釹恪八角、花椒、胡椒、桂皮、五香粉等容易消耗腸道水分,使胃腸分泌減少,造成腸道乾燥、便秘。發生便秘後,孕婦必然用力屏氣解便,使腹壓增加,壓迫子宮內的胎兒,易造成胎動不安、早產等不良後果。

      11、味精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血液中的鋅與其結合後便從尿中排出,味精攝入過多會消耗大量的鋅,導致孕婦體內缺鋅。而鋅是胎兒生長發育之必需品,故孕婦要少吃。

      12、桂圓、荔枝

      性溫熱易致胎熱;

      13、石榴

      貧血者要少吃。

      14、醃製酸菜

      含有亞硝胺,可導致胎兒畸變。

      15、西瓜

    每天吃水果不宜超過250g,限量吃西瓜,因為西瓜是利尿劑,容易造成孕婦脫水。

      16、飲濃茶

    英國的一位醫生髮現茶葉中含有不少氟化物成分,一杯濃茶中氟化物含量可達1.25毫克。如果用來餵養孕鼠,則發現所生小鼠有骨骼方面的畸形,氟對胎兒的危害雖然尚未肯定,但還是不飲濃茶為好。孕期飲濃茶,不僅易患缺鐵性貧血,影響胎兒的營養物質供應,由於濃茶內含有咖啡因,還會增加孕婦的心跳和排尿次數,增加孕婦的心臟和腎臟負擔,有損母體和胎兒的健康。

      17、飲咖啡和可樂型飲料

    咖啡和可樂的主要成分為咖啡因、可樂寧等生物鹼。

    咖啡因和可樂寧是一種興奮中樞神經的藥物。據測定,一瓶340克的可樂型飲料中含咖啡因50~80毫克,如果一次飲用含量達1克以上的咖啡因飲料,就會導致中樞神經系統興奮,表現為躁動不安、呼吸加快、肌肉震顫、心動過速、期外收縮及失眠、眼花、耳鳴等。即使服用1克以下,由於對胃黏膜的刺激, 也會出現噁心、嘔吐、眩暈、心悸及心前區疼痛等中毒症狀。胎兒對咖啡因尤為敏感,咖啡因能迅速通過胎盤而作用於胎兒,使胎兒受到不良影響。有人對孕鼠注射咖啡因實驗證實,仔鼠易發生腭裂、腦膜膨出、脊柱裂、無下頜、無眼、骨骼異常、矮小、四肢畸形等現象。為了下一代的健康,孕婦應當慎飲或禁飲咖啡及可樂型飲料。

      18、飲酒

    研究表明,孕婦飲酒是造成嬰兒畸形和智力遲鈍的重要原因。
    $(document).ready(function(){ $(‘#myPageFlip’).jPageFlip({ width: “imageWidth”, height: “imageHeight”, // other parameters }); });

    Gitzel Giuliette Care

    function run_pinmarklet1() { var e=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e.setAttribute(‘type’,’text/javascript’); e.setAttribute(‘charset’,’UTF-8′); e.setAttribute(‘src’,’http://assets.pinterest.com/js/pinmarklet.js?r=’+Math.random()*99999999); document.body.appendChild(e); } Follow Me on Pinterest

孕期應遠離的10類食物

.photoleft {float: left; padding:2px 0px 8px 10px; margin: 0; font-size:90%; color: #783f04; font-style:italic; width: 450px;}



懷孕期間,飲食上除了要注重營養均衡,遠離禁忌食物對於孕媽咪以及胎兒的健康也相當重要!然而,哪些食物是孕婦該忌口?特別列出10種應該少吃的食物,邀請專家為您的孕期打造健康與食尚!

聰明打造健康食尚好孕!
佑欣懷孕5個月了,愛吃海鮮的她,聽同事說懷孕期間海鮮類最好別吃,以免誘發過敏,她嚇得連一口魚都不敢吃,還戒掉平常喝咖啡的習慣,許多的孕期飲食建議讓她變得綁手綁腳,擔心這對胎兒不好、憂慮這個會造成過敏體質……。

懷孕,能不能喝咖啡?
很多孕媽咪在懷孕前有喝咖啡的習慣,懷孕後因為擔心咖啡因影響寶寶,多半會暫時停掉咖啡。咖啡對於孕期的影響,署立雙和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毛士鵬分析,目前分為兩派理論,一派理論認為西方國家的孕婦幾乎有喝咖啡的習慣,但沒有發現特別的問題產生。然而就另一派理論而言,則建議盡量避免,以免咖啡因的副作用造成母體的不適,像:心跳加快、睡眠品質變差。

綜合兩派理論,毛醫師建議,能不喝咖啡則盡量避免,像媽媽本身沒有喝咖啡習慣,則建議別喝;若是有,倒不用因此就停掉,但最好一天不超過兩杯,而且以低咖啡因為主較恰當。至於含咖啡因的飲料除了咖啡,巧克力飲品、茶類、可樂也含有咖啡因,雖然含量沒那麼高,但還是要注意攝取量,以免造成心悸、失眠等情況。

其實,咖啡對於胎兒的影響沒那麼大,影響最大的是菸跟酒。毛士鵬醫師解釋,有喝酒、抽菸習慣的媽媽,會發現寶寶出生後的體重較輕,菸跟酒對於胎兒造成的危害最大。

孕期少碰的10種食物

1.飲料類:咖啡因飲品、碳酸飲料
原則上,含咖啡因的飲品盡量避免,若忍不住很想喝,毛士鵬醫師指出:「以美式咖啡為例,一天最好不超過一杯,因為其咖啡因含量較高;至於拿鐵也不建議超過2杯。」而其它飲品像茶類、巧克力等,則先試算其咖啡因,不過,還是盡量少喝。

至於碳酸飲料,像可樂、汽水等,由於糖分高、屬於高熱量飲料,除了可能導致妊娠糖尿病,其中也含有咖啡因,從控制熱量與咖啡因量等方面來看,都不建議飲用。

2.含酒精食物

長期有喝酒習慣的孕婦,也會造成寶寶的體重較輕。

酒精方面,最好完全不要攝取。像有人認為,睡前喝一杯紅酒能促進血液循環,對身體較好。然而,酒會改變血管的通透性,對孕媽咪而言,血管的大部分血流是流到子宮,以提供養分給胎兒。舉例來說,也許子宮分配到20%的血流,其它80%流到腦、身體等其它部位,可是喝酒後,皮膚的血管擴張、通透性變好、血流平均打散,可能造成子宮的血流降低為15%。正常的胎兒或許不會造成什麼問題;若胎兒本身不是那麼穩定,也許可能會增加危險。

因此,長期有喝酒習慣的孕婦,會導致子宮的血流較小,間接的也會造成寶寶的體重較輕,因此,絕對要避免長期飲酒。另外,也有媽咪好奇,若偶爾小酌一、兩杯是否適合?對此,毛醫師表示:「能避免就避免,包含用酒烹煮的食物,像燒酒雞、薑母鴨等。」因為很難保證、確定食物裡的酒精都被蒸發掉,若不小心喝到酒,都會致使血管的通透性改變,因此仍是不建議。 

3.酸、辣調味料
有些孕期飲食認為胡椒、辣椒容易消耗腸道水分,造成便祕,對此觀點,毛醫師認為:「要從兩個層面來看」。首先是媽媽本身的飲食習慣,現在臺灣有愈來愈多的新住民,而他們原來的飲食就偏酸、辣,不這樣反而吃不下飯,因此不太需要嚴格禁止。

但有另一種情況是懷孕後,口味變得較重,此時在攝取要注意適當比例,例如:避免每餐都吃辣,餐點的調味較重時要記得補充足夠的水分。再者,沒有嚐試過的食材、以前不曾食用過的調味,則要避免。

毛士鵬醫師說明,現在市面流行多種養生鍋,如果孕婦以前不曾食用過,懷孕期間就不建議嘗試。因為養生鍋裡含有多種香料、中藥成分,而一般人不易清楚知道產地來源,無法確認那些香料或中藥對子宮收縮、對於腸胃道是否會造成影響。因此,最好是避免所謂的「不明食物」,尤其以前不曾嚐試過的。

至於胡椒或辣椒等調味,如果孕媽咪原先的飲食習慣偏辣,孕期食用是沒有關係的。但如果不小心吃得過辣,水分要多補充一些。

一般而言,這類刺激性食物不會造成胎兒的危害,因為它屬於食物,入口消化後,大部分會被隔絕在胎盤之外,因此不用太過擔心是否會影響寶寶。

4.海鮮類

 
有說法認為海鮮類會誘發過敏體質,常令孕媽咪退避三舍……,毛士鵬醫師指出:「如果孕婦本身是過敏體質,或對某些海鮮曾有過敏紀錄,其實不建議吃這類食物。」

另外,有人說帶殼的海鮮類會造成寶寶的過敏體質,毛醫師澄清:「目前沒有這個理論根據。」再者,從醫學的角度來看,不接觸這些食物,亦不代表寶寶不會有過敏體質。

其實,寶寶的體質在受孕那刻已決定了,有醫學根據指出,想從後天改善寶寶的過敏體質,應從寶寶的食物著手而不是媽媽的飲食。例如:當寶寶出生後盡可能餵母奶。此外,正常來說會從4個月開始添加副食品,建議延長時間,前半年以母奶為主、先別添加副食品;如果媽咪無法餵母奶,則可考慮使用減敏配方奶,來改善寶寶的過敏體質。

至於海鮮類食物,若孕媽咪本身並非過敏體質,也確定這些食物不會引發過敏,其實吃一些無妨,不過,毛士鵬醫師提醒最好別過量。另外,除了確定自己不會對這些食物過敏,蝦、螃蟹、魚類等要煮熟,千萬別生吃,如此一來應不會有太大問題。

5.含添加劑食品
含添加劑食品,像罐頭、泡麵等盡量避免食用。毛醫師分析,一般而言,食品類會通過衛生署檢驗,應該很安全,偶爾吃沒關係。不過要注意的是,罐頭類食品為了要能夠長期保存,可能會過甜、過鹹,或添加防腐劑,使孕婦容易口乾舌燥,因而讓水分補充的需求變大,可能會造成媽媽的不舒服,如果不喝水,會口渴;喝水,會頻尿跑廁所;此外,它所添加的化學成分也可能會對胎兒產生影響,因此還是盡可能少吃。

6.堅果類

 
懷孕期間容易牙痛,吃堅果類時要特別小心。

媽媽在懷孕期間由於鈣質的消耗率高,可能會造成牙齒變得較鬆軟,甚至變得不好,致使懷孕期間容易牙痛或產生其它牙齒問題,因此懷孕期間吃堅果類時要特別小心,毛醫師較建議整個懷孕期間少吃堅果類。另外,在懷孕初期3個月亦不建議食用麥麩,避免誘發過敏體質。

7.寒性食物
懷孕初期要小心,不要攝取到寒性食物,像青木瓜和薏仁等,可能影響胎兒的穩定度。毛醫師以青木瓜為例,它會對胎兒的穩定產生危害、嚴重時可能導致流產;而薏仁,在中醫來說也屬於寒性食物,容易造成子宮收縮。毛醫師也舉之前曾遇過的案例,一位孕媽咪在初期懷孕時,胎兒不是很穩定,剛好不小心吃到薏仁,因而引發出血情況,也許出血原因不完全與薏仁相關,但還是盡量避免。

8.甜食類
甜食類最大的特點即是能源過剩,如果在體內堆積則會變成脂肪,尤其像蛋糕、飲料等高熱量、經過加工的精緻型食物,吃下去後,身體得花很高的能量才得以消耗它們。因此,為了孕媽咪的健康,最好少攝取甜食。至於水果所含的糖分,人體可以較為容易消化吸收,是屬於可以被接受的糖分,但是別過量。

9.麻油
麻油具有去汙排血的功效、能幫助排出惡露,也因此它是坐月子餐裡很重要的食材。可是在懷孕期間,別吃到含有麻油的食物,以免造成出血,除了麻油,以中藥食補來看,用人蔘或酒烹調的食物,以及生化湯等,都不適合在孕期中攝取。 

 
10.未煮熟的蛋白質食物
無論生魚片、或七分熟的牛排,沒有煮熟的蛋白質,首先,擔心其衛生問題;再者,未煮熟的蛋白質易引起過敏情況,所以最好所有食物都熟食。

解答孕期營養的疑問
孕媽咪在懷孕期間,攝取營養時常會有過來人或長輩提供不同建議,像是一個人要吃兩人份;或者多吃水果預防便祕,但真的是如此嗎?

孕期多補充葉酸對胎兒有益?

懷孕前3個月到懷孕初期3個月
當寶寶開始發展他的神經系統,正是葉酸消耗量最大的時候。毛士鵬醫師指出,其實在準備懷孕的前3個月,就要開始補充葉酸,直到孕期3個月。當懷孕3個月後,葉酸的需求量就沒那麼大,此時維持正常飲食即可。

 
孕期要一人吃兩人份?

16週前,胎兒吃自己的「便當」
毛醫師表示,此觀點並不正確。他解釋,15、16週前,胎兒生長的營養來源幾乎與媽媽無關,當受精卵著床後會產生卵黃囊,毛醫師稱這是寶寶的「便當」,胎兒帶著這個「便當」、吃這個「便當」,直到接近12、13週,胎盤逐漸形成、卵黃囊慢慢萎縮,這時,媽媽的養分才會開始經過胎盤、藉由血液的交換來到寶寶身上來。

因此,在15、16週之前,母親所攝取的營養都不會來到寶寶身上,倘若母親吃得過多,反而造成母體的負擔,再者,也不建議孕婦吃太多,以免產生腹脹,脹氣、便祕、害喜,噁心、嘔吐的問題。尤其有害喜情況的媽媽,反而建議少量多餐來改善孕期的不舒服。

3吃太多水果會變胖?

飲食均衡+水果

順應時節、食用當季水果,應是安全的。

 
天然水果的含糖量很固定,比較令人擔憂的是有些水果有被注射生長激素,不過,只要順應時節、食用當季水果,應是安全的。另外,雖然水果本身的甜度是容易消耗的果糖,但不能將水果當正餐,除了糖分過高,還會影響其它維生素的攝取,使自己沒有胃口攝取其它食物而形成偏食。原則上,只要飲食均衡,正餐後吃水果是沒問題的。

懷孕飲食Hold住4原則

均衡、新鮮、營養、衛生
懷孕期間的飲食,主要著重在營養均衡,外食族或偏食族的孕媽咪可適度補充孕婦綜合維他命。另外,建議在懷孕初期3個月補充葉酸;待3個月後再停掉葉酸、開始補充維他命

除此,毛士鵬醫師提醒,孕期別輕易嚐鮮,不明食物或不曾嚐過的食物要避免。他舉例:如果習慣吃住家附近市場的魚,有天,突然朋友送來一條日本的魚,則建議別吃,因為不確定是否會對魚的蛋白質種類產生過敏。

另外,已知道會引發自身過敏的食物,最好別食用;而食物的烹調,最好別生吃、以熟食為主,畢竟難以確認其衛生條件,以及食材的新鮮度。基本上,飲食主要掌握均衡、新鮮、營養、衛生等原則,孕期的飲食其實可以很健康、很多樣化,孕媽咪也不會覺得處處受限制。

毛士鵬

學歷:國防醫學院醫學系
   海底醫學研究所碩士
經歷:國軍高雄總醫院主治醫師
   三軍總醫院兼任主治醫師
現任:署立雙和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 
  







Gitzel Giuliette Care

增強寶寶免疫力


人體的免疫力
  署立雙和醫院小兒部專任主治醫師暨小兒過敏氣喘免疫科專科醫師林聖傑表示,免疫系統是人體內的一種自我辨識系統,對於外來物質(非自體)的侵入會將之消滅及排除,保護身體不被有害物質侵犯,另外它也具有監測功能,會偵測個體本身的細胞功能正不正常、有無突變或是變成癌細胞。免疫系統會將不良的細胞給摧毀,讓身體的運作維持正常。免疫系統依據運作方式及功能上的差異,可分為先天免疫系統和後天免疫系統,這兩種系統分別又可再細分為細胞性與體液性兩個部分去消滅外來物,詳細介紹如下:

1. 先天免疫系統(innate immune responses):
個體原始的防禦機制,屬於非專一性免疫。

細胞性:主要為菌噬細胞如中性細胞、巨噬細胞,可攻擊病原體並將之吞噬。致病源一旦被菌噬細胞給吞下,它便會被包覆在稱為吞噬體的胞內顆粒中,接著會與溶小體融合為噬溶體。病原體會被其中的分解酶,或被之後進行的過氧呼吸所釋出的自由基殺死。其他另包括自然殺手細胞、樹突細胞、肥大細胞、酸性球、鹼性球。
體液性:補體,溶酶體,可協助菌噬細胞吞噬病原體或分解細菌。

2. 後天免疫系統(adaptor immune responses):
屬於專一性免疫,可攻擊某一特定的病原體,此外,它具有記憶能力,對於人體再次感染的病原體可很快認出並將之撲滅。

細胞性:B細胞(可辨識完整的抗原分子,與免疫球蛋白產生有關)、T細胞(可分泌細胞激素,與病原體消除有關)。

體液性:各種抗體。

  林聖傑醫師說明,先天性免疫系統和後天性免疫系統最大的差別即在於,先天性免疫系統會直接將侵入人體的病原體消滅。後天免疫系統則是在病原體與抗原上具有專一性反應,因此在人體感染過某特定病原體後,之後再次感染時,它便會認得這個病原體並將之消除。林聖傑醫師指出,人體遇到外來病原體入侵時,會引發發炎反應的現象,同時並可能誘發免疫細胞產生細胞激素(例如:干擾素等),以對抗外來物。另外像發燒現象也是讓免疫力活躍起來的一種防衛機制。

均衡飲食 頭好壯壯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營養師柯玉珍表示,免疫力是決定健康的主要關鍵,有好的免疫力才能抵擋病菌及疾病產生,而良好的免疫力除了受遺傳、環境因素影響外,營養素也是具決定性的因素之一。馬偕紀念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指出,人體中的免疫系統是一複雜的機制,從飲食部分來說,必須全面性地均衡攝取各種營養素,且嬰幼兒階段,隨著年齡層的差異,攝取營養來源的形式不盡相同,不太可能單靠攝取某種特定的營養素就將免疫力提升。因此,在寶寶成長中的各階段,必須給予合適且足夠的營養,才能讓他健康地長大。以下分別針對各年齡層的寶寶所應當攝取的營養介紹之。

1~6個月
柯玉珍營養師建議,寶寶4~6個月大時,可於母乳或配方奶中加入可強化鈣質與鐵質的米粉或麥粉,調成糊狀餵食。若有家族性過敏疾病的寶寶,可於6個月後再添加麥粉。另外可餵食1~2茶匙自己榨的果汁(需稀釋1倍),如柳丁汁、芭樂汁、蘋果汁等,可選擇多汁、季節性水果。若有家族性過敏疾病的寶寶,應避免柑橘、草莓、番茄等水果。

母乳與免疫力
林聖傑醫師和黃瑽寧醫師皆指出,母乳中富含寶寶所需的抗體,且具有人體免疫系統必須的成份──乳鐵蛋白,可以增強寶寶的免疫力,是寶寶最天然的營養來源。

乳鐵蛋白為一種多功能醣蛋白。人體分泌的眼淚、唾液和母乳等都有它的存在。其中,尤以初乳的含量最高,它可保護人體免於病原體的威脅。

柯玉珍營養師指出,母乳所帶來的6大優點如下:
1.可避免寶寶的呼吸道和腸胃道受到病原的入侵。
2.降低麩質過敏症、發炎性腸病變及類風溼性關節炎的危險。
3.斷奶後,母乳所提供的免疫保護作用仍持續著。在寶寶2歲前可降低腹瀉發生率及住院率;3歲前可降低罹患中耳炎機率;7歲前可降低呼吸道感染率。
4.幫助寶寶免疫系統發展成熟。
5.可藉由調整免疫系統及促進細胞成熟來減少癌症風險。
6.研究指出母乳寶寶可降低罹患發炎性腸道疾病、兒童癌症及第一型糖尿病的機率。

添加副食品的時機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全母乳哺育六個月,並提供安全適當的副食品的同時,持續哺乳至兩歲或兩歲以上。柯玉珍營養師表示,無論是母乳或配方奶哺育的寶寶,都需要添加副食品,才能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適應固體食物及訓練咀嚼能力。寶寶添加副食品的時機為出生後4~6個月,可自行坐正及開始長牙時。黃瑽寧醫師指出,寶寶4個月大時,可以讓他慢慢開始接觸各式各樣的食物,食物的量不用多,以多種類為佳,均衡飲食,可讓寶寶罹患過敏的機率大幅降低。

7~12個月
柯玉珍營養師建議,寶寶7~9個月大時,同樣可食用米糊或麥湖,另可以加鈣米烹煮成稀飯。自己榨的果汁或果泥部分,7~9個月大的寶寶可吃1~2湯匙;10~12個月大的寶寶可吃2~4湯匙。以每應攝取的營養素來看,7~9個月大的寶寶應攝取蛋豆魚肉類1~1.5份,10~12個月大的寶寶則為1.5~2份。

1份蛋豆魚肉類=蛋黃泥 2個
1份蛋豆魚肉類=豆腐 1個四方塊或半盒
1份蛋豆魚肉類=豆漿 240CC
1份蛋豆魚肉類=魚泥、肉泥、肝泥1兩

  柯玉珍營養師說明,最好選擇鐵質豐富的食物(例如:肉類、肝臟類),否則不易達到寶寶一日的鐵質需要量。建議菜單為豬肝瘦肉粥、吻仔魚粥等。
豬肝瘦肉粥作法:豬肝或瘦肉洗淨去筋,利用湯匙刮出肝泥或肉泥,再加入半熟稀飯中煮熟(可放薑片調味後再去除)。

◎吻仔魚粥作法:將高麗菜末、紅蘿蔔末、吻仔魚加入半熟稀飯中煮熟即可。

柯玉珍營養師建議1~6歲嬰幼兒一日所需攝取的均衡營養素,分別說明如下:

1. 奶類:攝取量為1.5杯 (1 杯為240C.C.)。烹調食物時可加入奶製品,如馬鈴薯焗起司、起司燉飯、鮮奶蒸蛋、鮮奶布丁、乳酪蛋糕。
◎馬鈴薯焗起司作法:馬鈴薯洗淨、擦乾、包上鋁箔紙,放入烤箱烤至半熟,取出馬鈴薯、劃上十字,加入蕃茄丁、洋蔥丁、起司絲後,再放入烤箱烤熟即可。

2. 蛋豆魚肉類1~2份,建議菜單為:蕃茄牛肉粥、菠菜牛肉粥、香菇瘦肉粥、玉米瘦肉粥。
◎蕃茄牛肉粥作法:將蕃茄丁、洋蔥丁、牛絞肉加入半熟稀飯中煮熟即可。
◎菠菜牛肉粥作法:將菠菜末、牛絞肉加入半熟稀飯中煮熟即可。
◎香菇瘦肉粥作法:香菇泡軟去蒂切碎,將香菇末、絞肉加入半熟稀飯中煮熟即可。
◎玉米瘦肉粥作法:將玉米粒末、紅蘿蔔末、絞肉加入半熟稀飯中煮熟即可。

3. 採用加鈣米烹煮成稀飯或乾飯。

4. 水果類1~2個,1 個等於木瓜 1/2粒 、櫻桃 9 個、西瓜1碗、蘋果小1個,水果也可加入奶製品,如木瓜牛奶、香蕉牛奶、水果優格。
◎香蕉牛奶作法:將香蕉去皮切丁後,連同鮮奶、黑糖放入果汁機中攪拌均勻即可。 

◎木瓜牛奶作法:木瓜去皮、去子切丁後,連同鮮奶、黑糖放入果汁機中攪拌均勻即可。
◎水果優格作法:將西瓜、哈密瓜、火龍果等新鮮水果洗淨、去皮、切丁後,加入原味優格即可。

寶寶偏食的原因
  黃瑽寧醫師表示,當發現寶寶不愛吃正餐時,應該先思考幾個問題,食物的質地太硬或是寶寶根本無法咀嚼、曾有不愉快的用餐經驗、強迫餵食等問題。造成寶寶不喜歡的原因很多,柯玉珍營養師舉列9項造成寶寶偏食的因素:

1. 烹調不當:沒有將食材處理成適合寶寶咀嚼的大小。
2. 家長自己偏食:寶寶有樣學樣,造成寶寶對食物的接受性差。
3. 不愉悅的進食經驗:如被燙到、魚刺梗住、口味苦或菜色單調等。
4. 缺乏正確的知識:照顧者選擇自己認為營養的食品,而造成寶寶的偏食。
5. 強迫行為:用強迫方式餵食,反而會增加寶寶的反感。
6. 家長餵食:影響寶寶對吃飯的興趣。
7. 邊看電視邊吃飯:電視會分散寶寶的食慾。若正餐未吃飽時,寶寶會以零食補充。
8. 進食時機不適當:寶寶剛睡醒或遊戲後,消化液分泌不足,會影響寶寶的消化能力。
9. 引人注意:寶寶想引起照顧者的注意。

改善偏食的方法
  黃瑽寧醫師表示,可以將食材換個方式呈現,增加寶寶吃的興趣。以不愛吃青菜寶寶為例,可將青菜打成泥狀,參雜在食物中。食物必須做成寶寶適合咀嚼的大小,另外可從寶寶喜愛的圖案著手,像是把食物做成寶寶會接受的可愛樣式等。

黃瑽寧醫師認為,讓寶寶喜愛用餐的方式有兩大重點,首先是食物是寶寶喜歡的,再來是用餐的氣氛。黃瑽寧醫師叮嚀,千萬不要用威脅的語氣對寶寶說話,例如:「你不吃青菜的話就會長不大」。這樣只會帶來反效果,寶寶反而更抗拒吃青菜。應該用獎勵的方式讓寶寶瞭解,吃下這些食物很棒,稱讚寶寶。

柯玉珍營養師另外說明改善寶寶偏食習慣的10種方法:
1. 訓練寶寶自己進食:餵食時,也準備一隻湯匙給寶寶,讓他練習自己進食。
2. 耐心誘導及訓練:給寶寶吃新味道的食物時,寶寶多半會因不習慣而把食物吐出來,應耐心誘導,讓寶寶適應及接納。
3. 不要威脅或利誘寶寶:採取威脅或糖果、玩具利誘的方式,會造成寶寶不正確的飲食觀念。
4. 勿過度寵愛寶寶:會影響寶寶往後的人格發展。 

5. 減少購買零食及飲料:降低家中置放零食及飲料,增加白開水供應及適當水果,以減少零食及飲料誘惑。
6. 適當的點心設計:可用愛玉、水果凍、燒仙草、西米露、紅豆湯、薏仁湯等食材當點心。
7. 嘗試變化不同飲食或烹調方法:可參閱食譜製作或上烹飪教室學習,增加菜色變化,以克服寶寶偏食問題。
8. 用餐時均衡分配食物:將各類食物平均分配於每個成員的盤子中,鼓勵均衡飲食、不浪費食物,且可避免剩菜問題產生。(可依不同年齡層做調整)
9. 三餐定時定量、細嚼慢嚥:對於比較大的幼兒,可讓他養成固定用餐時間習慣,並在良好氣氛中,細嚼慢嚥進食,可幫助消化吸收及防止攝取過量食物。
10. 保持用餐愉快及專心用餐:勿在用餐時責備寶寶,影響進餐情緒。

攝取足夠水份的重要性
  嬰幼兒的體內器官尚未發展成熟,體表面積的比例也較大,容易喪失水份。若加上沒有補充足夠的水分,或是感冒、腹瀉等生病的情況發生時,就容易有脫水的現象。除了以母乳為主要食物來源的寶寶之外,其他時候都要注意寶寶水分的攝取。黃瑽寧醫師表示,寶寶開始吃副食品後,要注意除了讓寶寶攝取足夠的營養,也必須喝到足量的水分。

黃瑽寧醫師建議,剛開始讓寶寶喝水時,以漸進方式讓他慢慢嘗試最好(例如,若寶寶不喜歡喝水,可加入一點點有甜味的果汁在水中讓寶寶喝)。若寶寶的尿量足夠,不想喝水,也沒有必要逼迫他喝。

觀察寶寶有沒有攝取足夠的水分可透過以下三種方式:
1. 尚在包尿布的寶寶,一天的小便量有六大包(以上)。
2. 觀察尿液的顏色是否透明或過黃。
3. 觀察大便的軟硬度,若大便太硬就代表攝取的水分不足。

適度運動
林聖傑醫師提醒,適度運動對於提升免疫力來說也是相當重要的,除了可增強體內抵抗病原體的免疫細胞,也可降低體內因環境變化或壓力或產生的荷爾蒙對人體帶來的負面影響,還可促進體內的血液循環、新陳代謝,強化骨骼和呼吸系統,甚至能紓解壓力。

多曬太陽
黃瑽寧醫師指出,近來美國最新的研究顯示,維他命D可減少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並可提升人體的免疫力。如何補充維生素D?黃瑽寧醫師說,多曬太陽是最好且最有效率的方式。雖然部分食物中或營養品富含許多維生素D,不過每日所攝取的量必須足夠,才算有達到人體所需。人在曬太陽時,體內會自然生產出維生素D。建議每個人都應該多接觸到陽光,多曬太陽,沒有必要怕曬傷就一直塗防曬油。另外也要提醒照顧者應多帶寶寶去戶外走走、曬曬太陽,感受大自然的溫暖。

林聖傑醫師叮嚀,病毒多為近距離傳染,因此,帶寶寶出門時,應盡量選擇開放式空間,可降低飛沫等病原體的感染機率。

林聖傑
學歷:
國立臺灣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碩士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系
經歷: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臨床講師
天主教聖保祿修女會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台北馬偕醫院小兒過敏氣喘免疫科研修醫師
林口長庚兒童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
現任:
署立雙和醫院小兒部專任主治醫師暨小兒過敏氣喘免疫科專科醫師

黃瑽寧

學歷: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
經歷:
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總醫師
馬偕紀念醫院感染科研究員
現任:
馬偕紀念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

柯玉珍
學歷:
中山醫學院營養科學研究所碩士
經歷:
郭綜合醫院營養師
台東基督教醫院營養師 

新國民醫院營養師
桃園聖保祿醫院團膳營養師
現任: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營養師

諮詢/署立雙和醫院小兒部專任主治醫師暨小兒過敏氣喘免疫科專科醫師林聖傑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營養師柯玉珍
馬偕紀念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 


Approved Food for Yeast-Free Diets


On a yeast-free diet and getting discouraged? Remember to focus on what you can eat, not what you can’t and you will succeed. Here’s a list to help you survive.

Different eating plans for anti-candida or yeast free diets follow different guidelines. Some are more stringent than others. One of the best ways to tell if your detoxifying or allergen-free diet is working is if you are symptom-free. If so, keep up the good work and add in a few of the “no-no’s” a bit at a time. If you start to feel worse or symptoms return, cut back.

A yeast-free diet isn’t a life sentence. It’s just a matter of getting rid of the most yeast that you can, and balancing your lifestyle. If you over-indulge or the yeast starts to grow out of control, simply go back to the strictest possible way you can live comfortably.
Here’s a list of foods that follow the guidelines for most anti-candida diets:

Allowed foods

Proteins

  • Eggs
  • Beef
  • Chicken
  • Seafood
  • Turkey
  • Pork
  • Lamb
  • Duck
  • Pheasant
  • Goose
  • Veal
  • Cornish Hen
  • Nuts, Peanut Butter, Almond and Cashew Butter

Tip: Eat plenty of protein, especially if you eat a carbohydrate.

Vegetables

Vegetables are your best bet to fill up and keep your digestive system running smoothly; fiber is important. Lots of fresh or steamed vegetables, maybe some dip made from plain yogurt or sour cream and you will feel satisfied and healthy! Some vegetables have more sugar than others, such as carrots, so eat them in moderation. If you want to be really strict, avoid them.

  • Asparagus
  • Avocado
  • Beets
  • Broccoli
  • Carrots (limited)
  • Cauliflower
  • Celery
  • Eggplant
  • Green Beans
  • Leaf Vegetables (Lettuce, Kale, Collards, Mustard, Greens, Swiss Chard)
  • Onions
  • Peas
  • Peppers
  • Potatoes (in moderation)
  • Radishes
  • Squash
  • Tomatoes
  • Turnips

Dairy

Another disputed “allowed” food; dairy is permitted on most yeast free diets, but usually in moderation

  • Butter
  • Cream
  • Cheese
  • Milk (lower fats are better)
  • Yogurt (Plain)

*Tip: Most yogurts have sugar, or worse, high fructose corn syrup added. Don’t consume yogurt containing sweeteners and think that they are good for you while on a yeast-free diet. The digestive additives put into yogurt now really don’t make up for the tons of sugar that are also added in as well. At least, not while you’re moderating your diet.

Beverages

There are a lot of different opinions as to caffeine, tea, and other beverages on an anti-candida diet. Some people do well while still consuming some caffeine. If you are trying to be strict, eliminate most or all of it, if possible.

  • Water, water, water
  • Vegetable juices (like V8)
  • Tea (Decaf is best)
  • Coffee

*Tip: Try drinking some iced-green or decaffeinated teas to replace sugary sodas or fruit juices.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varieties and flavors of teas. They give a sense of having something substantial, more than water and tea has other health benefits.

Meals and snacks

Planning meals and recipes in advance is crucial to being successful. Breakfast is tough because we consume a lot of breads for breakfast, although they aren’t necessarily the best food to fuel us and keep yeast at bay.
Instead, try eating some kind of protein, an egg or some turkey lunch meat and a bowl of oatmeal or rice cereal. Grits are good too. Just because you’re eating yeast-free doesn’t mean you can’t enjoy your food too. If you’re desperate, a piece of toast (spelt bread is best) and some peanut butter relieves those high-carb cravings in the morning. NO jelly, it is loaded with sugar!

Any time of the day:

  • Chili, Soups
  • Oatmeal
  • Hummus
  • Vegetable Dips
  • Tabouli, Tabouleh
  • Rice dishes
  • Mexican food (Try to eat corn tortillas, not flour)
  • Popcorn
  • Rice Cakes
  • Nuts
  • Sunflower seeds

There are days when it seems impossible to stick to the diet. If you do slip, don’t quit. Just begin again the next morning and you will be fine. A yeast free diet can help alleviate symptoms from many illnesses and the benefits of a few weeks of strict eating make up for the uncomfortable cravings that you quickly learn you can temporarily live with.

No-Yeast Required Cinnamon Rolls




 a recipe from In Jennie’s Kitchen – dense, gooey, mouth-watering no-yeast required cinnamon rolls!
DSC_0083
OH.MA.GAH. I am dying over this recipe! See, I’ve baked with yeast several times in the past year, and the recipes have turned out well, more or less, but sometimes I just don’t have the time or patience to deal with it, ya’ know?
DSC_0095
Homemade cinnamon rolls without the hassle of making sure the milk’s the right temperature? The yeast is activating? The dough has doubled in size?
DSC_0079
They exists, my friends. They exist! And here’s how you make ‘em: Start by combining the cinnamon roll filling ingredients: brown sugar, granulated sugar, cinnamon, salt & butter.
DSC_0001 DSC_0003
DSC_0004 DSC_0006
Mix it up.
DSC_0008
In a separate, larger bowl, combine flour, more sugar & salt, plus the leavening agents that let us ditch that pesky yeast.
DSC_0009 DSC_0013
Baking powder and baking soda. Booyah.
DSC_0014
Whisk together more butter with buttermilk, then pour the mixture into the dry ingredients.
DSC_0015 DSC_0016
Stir with a stiff spoon or spatula juuuuuust until the dough comes together. If you over-mix, you will have hard cinnamon rolls. Then, to quote Dave & Sarah, everyone will laugh at you. And we can’t have that.
DSC_0017
Gently kneed the dough into a ball, then divide into two halves.
DSC_0020
Turn each half onto a flat, floured surface, then press on half the filling mixture.
DSC_0022 DSC_0024
Roll the dough up like a log, then pinch the top seam shut. This is the part where I noticed the biggest difference between a yeast-required vs. non-yeast-required cinnamon roll dough. This dough is MUCH easier to handle. Not as sticky, and more firm.
DSC_0026 DSC_0029
Slice, slice, baby!
DSC_0031
Oh yeah!
DSC_0032
The recipe says to place the cinnamon rolls into a greased 11×8″ pan. I seemed to have misplaced mine sometime in the last month, so I spit the rolls between 8×8″ and 6×4″ pans. MAKE SURE YOU GREASE THEM FIRST! If you don’t, you’ll be sorry! Now pop those puppies in a piping hot oven.
DSC_0045 DSC_0047
In the quick 15 minutes they take to bake, whip up some cream cheese icing.
DSC_0051 DSC_0053
Mash together powdered sugar and cream cheese with a fork, then drizzle in buttermilk and whisk until smooth.
DSC_0055
Next take those GORGEOUS, bubbly, golden-brown rolls out of the oven, (ahhh!)
DSC_0065
and pretend you live in a world where Grandmas still place hot pies on their windowsills to cool. Place yours on a wooden stool in front of the open back-porch door instead…
DSC_0058
Then breeeeeathe in the Heavenly, sweet aroma that’s swirling around your kitchen.
DSC_0066
Now ice, ice,
DSC_0068 DSC_0070
BABY!
DSC_0074

Cinnamon Rolls – No Yeast Required!

Print this recipe!
Makes 16 rolls.
From In Jennie’s Kitchen.

Ingredients:
Filling:
3/4 cup packed brown sugar
1/2 cup granulated sugar
1 Tablespoon cinnamon
1/2 teaspoon salt
2 Tablespoons butter, melted
Dough:
2 1/2 cups all purpose flour, plus more for rolling out dough
1/4 cup granulated sugar
1 1/2 teaspoons baking powder
1/2 teaspoon baking soda
1/2 teaspoon salt
1 cup buttermilk
5 Tablespoons butter, melted and divided
Icing:
3oz cream cheese, softened
4 Tablespoons buttermilk
1 cup powdered sugar

Directions: 

1. Preheat oven to 425. Combine filling ingredients in a small bowl, then mix with a fork until well blended.

2. In a another, larger bowl, combine flour, sugar, baking powder, baking soda and salt. Whisk together buttermilk and 4 Tablespoons melted butter in a separate bowl, then pour into the middle of the dry ingredients. Stir together until dough just comes together (do not overmix.) Kneed slightly with your hands until the dough forms into a ball, then slice it in half.

3. On a lightly floured surface, roll each half into a 12×8″ rectangle (think slightly longer than a sheet of paper.) Press half the filling mixture into the center, leaving 1/4″ of the dough clear on all 4 sides, then roll like a sausage. Pinch together seam, trim ends and cut into 8 slices. Repeat with the other dough half, then place rolls in a non-stick sprayed 11×8″ pan, or an 8×8 and 6×4″ pan. Brush cinnamon rolls with remaining Tablespoon of melted butter and bake for 15 minutes, or until tops are golden brown.

4. Meanwhile, to make the icing, mash together softened cream cheese and powdered sugar with a fork until smooth. Whisk in buttermilk, 1 Tablespoon at a time, until creamy. Drizzle onto hot cinnamon rolls and spread evenly.

DSC_0076
I can’t remember the last time I was this excited about a recipe! I just can’t get over how much easier these were than cinnamon rolls made with yeast-required dough. So rich and scrumptious too!
DSC_0093
Here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yeast-required & no-yeast-required cinnamon rolls, in my experience/opinion:

  • No-yeast dough is much more firm and cooperative than sticky, yeast-required dough – which makes it much easier to handle, roll out and cut.
  • The texture of a baked no-yeast roll is more dense than a yeast-required roll. Not better or worse, just different. Allllmost like a heavy pancake?!
  • I saved HOURS in the kitchen by ditching the yeast!

DSC_0082
Ok, ok – bakers – please don’t get angry with me. There is definitely something to be said about baking with yeast. It’s very rewarding, and I’m not giving it up for good (I still need to try and make homemade bread!) it’s just that – if you don’t have a machine or anything, it takes time.
DSC_0089
So if you get a craving for warm, fresh cinnamon rolls that needs to be squashed NOW, then you need to make these!
DSC_0088
Want to know what goes really well with a warm cinnamon roll? Coffee. :)
DSC_0015
Right now through June 1st, you can get anything at Green Mountain Coffee for 15% off, shipped free, by using code: AM0013-3592 at checkout. They make TONS of K-cup varieties, and sell regular coffee too.
DSC_0010
Right now I’m obsessed with Gloria Jean’s Hazelnut coffee. It’s the best K-cup flavor I’ve tried yet – even better than Chocolate Donut! And that’s sayin’ something…
DSC_0008


為什麼寶寶不愛吃?/教寶寶不挑食有方法




寶寶的厭奶期
剛出生的寶寶消化系統還未完全發育,新生兒只能透過喝奶來攝取營養,但是在連續喝了好幾個月的奶水後,寶寶對於奶水的味道會感覺到膩,喝的奶量開始減少,或是到了喝奶的時間也吃得很慢,這就是所謂的「厭奶期」。

厭奶的原因
馬偕紀念醫院營養課營養師徐于淑表示,隨著寶寶的月齡增加,味覺也會愈來愈敏感,因此在持續喝了好幾個月的奶水後,就會對一樣的味道生膩,但每個寶寶都有厭奶期,出現的時機也不太一樣,要看個別寶寶的飲食習慣,通常在3至6個月大時,都有可能出現厭奶的狀況,當然,也有寶寶完全不會有厭奶期。

偏食或挑食的原因
偏食和挑食並沒有明確的定義,徐于淑營養師表示,嬰兒大概到了8個月大,才會表現出對食物的喜好;偏食通常指寶寶明顯的不喜愛某類食物,例如:不吃雞肉、豌豆等,只要有加某類食材的菜就不吃,或是會把食材吐掉;挑食並不針對食材,而是寶寶會不喜歡食物的色、香、味或烹調方式而抗拒,像是不喜歡吃五榖粥、不吃水果泥等,是不喜歡食物的搭配方式而非食材。但不管是偏食或挑食,可能是爸媽的餵食方式或習慣,還有寶寶自己的食量,導致他們對這些食物不感興趣。

生理上的偏食
因為小嬰兒還不會順利表達自己的意思,有時候對某些食物的喜好,可能反應了生理上的問題,就像有些老人家偏好吃軟爛的食物,並非出於自發性的喜好,而是因為牙齒咬不動而只好吃不硬的食物,同樣的情形也可能發生在小嬰兒身上。徐于淑營養師指出,如果嬰幼兒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和胃食道逆流的情形,因為吃東西會引起疼痛,表現出來的行為就是對進食興趣缺缺;而有胃扭轉症狀的嬰幼兒,吃流質的食物會引起不適,因此會偏好吃固體的食物。因此,當寶寶突然對食物出現特定偏好,爸媽也要觀察他是否身體不舒服。

 食量小、胃口有限
雖說新生兒平均3個小時吃一次奶,但每個寶寶的食量不同,也會呈現不同的進食模式。徐于淑營養師表示,等到寶寶開始吃副食品,有些媽咪每次會準備很多種,但如果寶寶天生胃口不佳,他只會挑自己比較愛吃的,因此看起來好像很挑食,但其實是因為孩子吃不下。當寶寶在只能喝奶時,媽咪就可以觀察出孩子的食量較小,因此在副食品分量的銜接上就要拿捏好。

對「吃」心生恐懼
徐于淑營養師表示:「偏食或挑食會讓寶寶的營養不均衡,但對進食感到畏懼的寶寶,則會有較嚴重的營養缺乏問題,強迫餵食通常是寶寶拒絕吃東西的原因。」即使是很小的小孩,有時媽咪餵奶看到瓶子裡還剩下一點點,就想要寶寶把它喝完,但是嬰兒只覺得:「我已經飽了,為什麼還要逼我吃?」如果常常有這種強迫餵食的情形,寶寶對吃東西就會產生排斥心理。另外一種則是曾經生病住院、早產兒等,必須用口餵管進食的寶寶,對進食的印象較差,也容易有對食物感到畏懼。

幫助寶寶不偏食
造成寶寶偏食或挑食的結果,常常是多種不同因素所導致,像是寶寶胃口大小、家庭習慣的口味、餵食習慣,甚至是主要照顧者對進食的態度等,都可能影響寶寶的飲食,因此,要幫助寶寶不偏食,就必須從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開始。

不使用強迫的方式
有些寶寶從小就對食物沒有興趣,奶量少或吃奶速度較慢,甚至是畏懼食物,等到換成副食品時,也會有同樣的問題。徐于淑營養師建議,如果孩子對食物的興趣已經較低,千萬不要用強迫的方式餵食,只會讓寶寶對食物留下更不好的印象。

寶寶月齡較小出現厭奶期時,可以嘗試在孩子有點想睡覺時餵他喝奶,在半睡半醒之間,不知不覺就會喝下比較多奶水;至於大一點的孩子,在餵他吃飯時,儘量不要在談話中聊到食物,例如:「這個紅蘿蔔媽媽都燙過了,一定沒有怪味,快點來吃吃看」!徐于淑營養師表示,有些孩子已經對食物畏懼了,若在談話中一直強調或評論食物,只會讓他們更不想吃,因此,反而可以在吃副食品時說一些和食物無關的話題,例如:「昨天有沒有跟阿嬷去公園玩」?引開孩子對食物的恐懼。到了孩子2歲以後,有了自己的意見,甚至是已經開始上幼兒園,則可以利用說故事、聽繪本,或是同儕的力量來鼓勵孩子吃飯,會有比較好的效果。徐于淑營養師提醒:「常常在看到家長強迫孩子吃飯,到最後大人小孩都為了吃飯而頭痛,切記不要用強硬的態度逼迫寶寶,多嘗試其他方式,否則只會讓孩子更抗拒吃東西。」 

 挑食或偏食的影響
徐于淑營養師表示,如果寶寶長期處在營養不均衡的狀態,可能會影響日後的認知發展和學習狀況,注意力和學習的集中力會較差,常見的有身高體重比一般同年齡寶寶小,抵抗力較差或總是經常生病等。
偏食或挑食的寶寶,通常容易缺乏某些微量營養素,像是營養素「鋅」,會讓寶寶的生理發展較遲緩,若一直到長大還是很缺乏,則可能對青春期第二性徵的發育有影響。値得注意的是,如果嚴重缺乏維生素B群和鋅,則可能會造成孩子的味覺退化,因此他會覺得吃什麼東西都沒有味道,就對吃東西更沒有興趣,為避免孩子落入這樣的惡性循環,主要照顧者必須多加觀察,為什麼孩子會偏食、挑食甚至拒絕吃,再對症下藥來處理,若寶寶的身心狀況不對勁,記得尋求小兒科醫師或專業營養師的協助。


含 Bisphenol A /BPA /雙酚A 危害健康 美國政府正立法禁用 BPA 金寶湯停產

Bisphenol A (BPA) is an organic compound with the chemical formula (CH3)2C(C6H4OH)2. It is a colourless solid that is soluble in organic solvents, but poorly soluble in water. Having two phenol functional groups, it is used to make polycarbonate polymers and epoxy resins, along with other materials used to make plastics.

BPA is controversial because it exerts weak, but detectable, hormone-like properties, raising concerns about its presence in consumer products and foods contained in such products. Starting in 2008, several governments questioned its safety, prompting some retailers to withdraw polycarbonate products. A 2010 report from the United State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 raised further concerns regarding exposure of fetuses,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In September 2010, Canada became the first country to declare BPA a toxic substance.In the European Union and Canada, BPA use is banned in baby bottles.





Bisphenol A
Identifiers
CAS number 80-05-7 Yes
PubChem 6623
ChemSpider 6371 Yes
UNII MLT3645I99 Yes
EC number 201-245-8
UN number 2430
DrugBank DB06973
KEGG C13624 Yes
ChEBI CHEBI:33216 Yes
ChEMBL CHEMBL418971 Yes
RTECS number SL6300000
Jmol-3D images Image 1
Image 2
Properties
Molecular formula C15H16O2
Molar mass 228.29 g mol−1
Appearance White solid
Density 1.20 g/cm³
Melting point 158-159 °C, 431-432 K, 316-318 °F
Boiling point 220 °C, 493 K, 428 °F (4 mmHg)
Solubility in water 120–300 ppm (21.5 °C)
Hazards
R-phrases R36 R37 R38 R43
S-phrases S24 S26 S37
NFPA 704
NFPA 704.svg
0
3
0
Flash point 227 °C (441 °F)
Related compounds
Related compounds phenols
Bisphenol S
 Yes (verify) (what is: Yes/?)
Except where noted otherwise, data are given for materials in their standard state (at 25 °C, 100 kPa)









(大紀元記者鍾伶綜合編譯)最新一期的《環境健康透視》學術期刊報導,美國哈佛公共衛生學院研究發現,使用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塑膠水壺盛裝飲料,七天後尿液檢驗發現酚甲烷(bisphenol A,簡稱BPA)濃度增加了69%,證實了聚碳酸酯製水瓶會釋放BPA。雖然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曾聲明,沒有足夠證據證明BPA有害人體,兩週前,芝加哥成為美國首個禁止使用含BPA成份的塑膠瓶的城市。
BPA從1950年代以來就廣泛用於商業用途,它提供聚丙烯塑膠防碎功能,美國製造商每年的產量是20億磅,在日常用品中十分普遍,常見於可重複使用的硬塑膠容器,包括水瓶、食物收藏罐的襯裡、水管接著劑、牙醫用的溝隙充填劑等。它耐磨防銹的特性使罐裝食品能夠保存,尤其以湯類食品和嬰兒食品類最常看到。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BPA可能導致人體的多種疾病,尤其是嬰兒使用的奶瓶釋放的BPA可能導致嬰孩產生荷爾蒙分泌異常及腦部發展障礙。但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在去年聲明,目前沒有確切的證據顯示BPA有害人體。雖然如此,許多父母已經開始改用玻璃奶瓶。
哈佛公共健康研究院的博士生卡薇(Jenny Carwile)進行一項實驗,讓77名哈佛學生在一週內完全禁止使用塑膠容器改以不銹鋼杯裝盛冷飲飲用,藉此洗淨體內留存的BPA,然後一一驗尿、記錄。


接著發給每位學生兩個塑膠水壺讓他們盛裝日常冷飲,七天之後再驗尿。結果顯示,每位參加實驗的學生第二次尿檢時體內的BPA成分高於一般人平均水準,且比第一次尿檢時增加了69%。由於這些學生並未改變任何生活方式,唯一的改變只是用塑膠容器盛裝飲用的液體,所以卡薇斷定體內的BPA成分應來自於PC容器所釋出。


在動物實驗中,BPA會對生殖與腦部發育造成影響,並可能導致人類心臟疾病、糖尿病和肝臟不正常。


英國和美國的科學家團隊曾根據1,455名實驗參加者尿液中的BPA含量,將他們分為四個群組,發現BPA含量最高的組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會是最低組的將近3倍,得到糖尿病的機會是2.4倍。較高的BPA可能也和不正常的肝酵素濃度有關聯。


美國辛辛納提大學藥理及細胞生物物理系的貝屈博士(Scott Belcher)與他的研究團隊發現,無論瓶子的新舊,在冷水或是溫水中,BPA的釋放量與速率都相同。但是一旦水瓶接觸了滾燙熱水,BPA的釋放速率馬上增加為15到55倍。先前的研究也顯示,重複摩擦、刷洗與烹煮嬰兒用的聚碳酸酯瓶會釋放BPA,可見BPA能夠從各式聚碳酸酯塑膠中被釋放。


美國國家毒理學計畫(National Toxicology Program)的一份報告中提到,BPA可能導致嬰兒和孩童腦部和荷爾蒙系統生長問題的「一些疑慮」。哈佛醫學院資深教授米雪斯(Karin B. Michels)說,嬰兒奶瓶加熱或盛裝熱水時釋出大量的BPA,極可能就是使他們內分泌不正常的元兇。


國家毒理學計劃提出一些減少接觸BPA的方法:
‧不要用微波爐加熱聚碳酸酯塑料製成的食品容器。(含有BPA的聚碳酸酯容器在底部有一個7的標誌)。
‧減少食用罐裝食品,特別是像番茄這樣可能加速BPA從塑膠罐內層濾出的酸性食物。選擇用比較安全的鋁或是聚乙烯塑料製成的容器(標示#2)。
‧改用玻璃、陶瓷或是不銹鋼容器,特別在處理熱食或液體時。
加拿大政府於2008年禁止將BPA應用於嬰兒奶瓶,美國包括沃瑪爾商場和玩具反斗城等幾家主要的零售商,已經要求將BPA產品下架,而一些嬰兒奶瓶和運動水瓶製造商也已經改用沒有BPA的塑膠並且強力行銷比較安全的替代品。美國麻州政府官員也考慮勸導孕婦以及青少年儘量避免BPA滲入食品對人體的危害。◇
(http://www.dajiyuan.com)



居家坐月子 貳 中醫指導

作者:楊世敏


只要一提到「坐月子」,很多人會想到要吃補、吃麻油料理、喝米酒水、不能冷水洗頭或洗澡等;到坐月子中心,三餐定時,可以吃到美味的料理、藥膳、補品來滋補生產所耗損的元氣……,但是這些觀念真的都適合現代婦女嗎?如果訂不到坐月子中心,必須居家護理時又該怎麼做?




坐月子的定義與需求


「坐月子」是指產後42天的照護,這期間產婦在心理與生理的變化相當大,坐月子的目的就是調理身心方面的調適。


生理第一個要照護的就是子宮以及卵巢機能的復原。以筆者的臨床經驗,不孕症或接受人工受孕的產婦在生下第一胎後,如果調理得宜,使子宮與卵巢復原力佳,通常第二胎很快就能自然受孕。


從中醫角度來看,不論是產後憂鬱、產褥熱、惡露不盡、月內風(坐月子時感冒而留下一些後遺症)等種種的產後常見症狀,可歸諸於三組致病因素:氣血不足與情緒失調、飲食寒熱不當、外來感染。三者得其一即會產生產後常見症狀。




產婦應注重睡眠養神


從前的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作息規律但物資缺乏以致營養不足,因此坐月子會著重於食補調理,補充營養。




筆者則大力提倡現代人坐月子著重於夜晚的「補眠」,日常食補僅是點綴、輔助,因為現代人比較不會營養匱乏,甚至為了養胎還營養過剩,多胖了好幾公斤,但普遍晚睡、睡眠不足,造成休息時間短,身體尚未完整自我修復,隔日又繼續耗損體力,而變成體力差。


「人臥則血歸於肝」,產婦晚上11點起進行充分、不被新生兒干擾的睡眠,得以讓肝經發揮「修復、滋潤、排毒」的作用,有助於體力及身材的恢復。這是因為身體藉由能量的回填,發揮推動代謝的能力;也可透過肝經的修護,加強肌腱筋骨的強度,來避免常見婦女產後腰痠背痛;即使是剖腹產的婦女也可因為夜間睡眠充足而增強氣血,有助於傷口的癒合。


為了讓產婦在夜間得到優質睡眠,我建議採用「各種形式的夜間托嬰」,例如交給專業護理人員照顧寶寶夜間的需求,或請丈夫與家人輪流分擔寶寶夜間的照顧,讓產婦在42天坐月子期間,夜晚可以安心休息,透過經絡循行修復身體。


晚間充分的睡眠,產婦在白天就有體力照顧新生兒與處理家務等瑣事,產後罹患憂鬱症的機率會大幅降低。因為睡眠足夠使生理機能復原良好,腦絡與四肢百骸氣血充盈,自然湧現正面能量,心情樂觀,再加上丈夫與家人分擔照顧新生兒的責任,可以讓產婦與新生兒獲得安全感,並充分感受到親人的愛意與體貼,減輕產後精神壓力。


而且第一胎坐月子被體貼照顧且睡眠充足而復原得宜,產婦第二胎受孕率會大幅提高,心理上也不會排斥繼續生育小孩。


所以,夜間睡眠充分而氣血足,大有助益惡露排出、子宮復原、傷口復元、情緒穩定、身材恢復。




寒溫適度的補品


 產後調理首先應先掌握體質,以免用藥與食補的方向錯誤,補錯了更傷身。


孕婦應於產前甚至懷孕前,先了解自己的基礎體質,避免懷孕後因為身體激素的作用以及產後氣血大損的因素,影響個人原本體質的判斷。


1.虛性體質調理法
虛性體質適合食用生化湯、米酒水、麻油料理等溫性補品作產後調理。建議虛性體質的產婦(不論自然產或剖腹產)在產後第一週先不要吃麻油雞等麻油料理,但產後第一天即可開始喝生化湯排惡露。



請注意有些中藥房會在生化湯當中隨意增加紅花、丹參等配方,並不合適,尤其是紅花。有些產婦飲用生化湯想排惡露,卻造成大出血,就因熱性體質誤服溫性藥品,或是所喝的生化湯配方已非原方的組合,添加了其他不適當的中藥。


考量現代人生活環境變遷,適合勞心勞力的虛性體質婦女飲用的生化湯比例應調整如下:當歸2~3錢、川芎2錢、桃仁5分、炮薑5分、炙甘草1錢半。

以前的生化湯會重用當歸6~8錢,並不適合現代人普遍勞煩有虛火的體質,反倒是炙甘草由原先的5分加重到1錢半,可讓虛性體質的勞心婦女強化心氣,避免產後憂鬱症。

假使婦女朋友在懷孕前或懷孕過程甚至生產後,都有水腫且不易消退,可在生化湯配方當中添加益母草2錢。


生化湯的煎法每次以三碗水煎成一碗藥汁(不需加酒),「頭煎」先倒入保溫瓶中,待「次煎」完成後,兩者在保溫瓶中混合濃度再飲用,一日就是喝兩碗的劑量。


生產方法不同則飲用方式也不同。自然產,分娩後就立即飲用生化湯(每日一帖),頭煎與次煎混合後可單次飲用完畢,一般飲用七帖即可,體力較差者最多十帖,多食無益。


剖腹產,需等到手術後排氣且恢復正常進食再飲用,每日一帖,四帖為限,飲用時要一小口一小口一日分次慢慢喝。請剖腹產婦分次喝的用意在於讓生化湯幫助去除細小的惡露餘血,並避免術後產生大量出血的疑慮。

請注意有些中藥房會在生化湯當中隨意增加紅花、丹參等配方,並不合適,尤其是紅花。有些產婦飲用生化湯想排惡露,卻造成大出血,就因熱性體質誤服溫性藥品,或是所喝的生化湯配方已非原方的組合,添加了其他不適當的中藥。


考量現代人生活環境變遷,適合勞心勞力的虛性體質婦女飲用的生化湯比例應調整如下:當歸2~3錢、川芎2錢、桃仁5分、炮薑5分、炙甘草1錢半。


以前的生化湯會重用當歸6~8錢,並不適合現代人普遍勞煩有虛火的體質,反倒是炙甘草由原先的5分加重到1錢半,可讓虛性體質的勞心婦女強化心氣,避免產後憂鬱症。
假使婦女朋友在懷孕前或懷孕過程甚至生產後,都有水腫且不易消退,可在生化湯配方當中添加益母草2錢。


生化湯的煎法每次以三碗水煎成一碗藥汁(不需加酒),「頭煎」先倒入保溫瓶中,待「次煎」完成後,兩者在保溫瓶中混合濃度再飲用,一日就是喝兩碗的劑量。


生產方法不同則飲用方式也不同。自然產,分娩後就立即飲用生化湯(每日一帖),頭煎與次煎混合後可單次飲用完畢,一般飲用七帖即可,體力較差者最多十帖,多食無益。


剖腹產,需等到手術後排氣且恢復正常進食再飲用,每日一帖,四帖為限,飲用時要一小口一小口一日分次慢慢喝。請剖腹產婦分次喝的用意在於讓生化湯幫助去除細小的惡露餘血,並避免術後產生大量出血的疑慮。


原則上,虛性偏寒性體質的婦女在產後第一週喝完生化湯、排完惡露之後,第二週至第五週就要開始進補,回填能量。補品的配方以八珍湯為基底作加減,成分有黨參3錢、白朮2錢、川芎2錢、炙甘草1錢、茯苓5~10錢、當歸2錢、熟地2錢、炒白芍2錢、生黃耆5錢、枸杞子5錢、杜仲3錢、桑寄生3錢。可加肉類燉煮。


第一週喝完生化湯後,第二週進補期起除了食用藥膳補品之外,每間隔一日可搭配益母草黑糖薑茶代替白開水,比例是益母草3錢加1000cc水,煮20分鐘,再依個人喜好的甜度加入市售的黑糖薑塊,代替白開水溫熱飲用,可幫助將子宮內細微的惡露血絲排出、消除水腫,減少產後發胖的問題。


第二週後雖然可以開始進補,但筆者並不太推薦吃純米酒燉煮的麻油雞或三杯雞,除非經過中醫師診斷適合食用。原因在於雖然壓榨後未經烹調的麻油性味是微涼性,但是加薑一起高溫爆炒後等於經過炮製,於是轉變性味成為溫熱屬性。


儘管偏虛、寒性體質的婦女體內多少有點勞累生成的虛火,也不太適合食用含有大量麻油、老薑與米酒所料理的麻油雞,尤其是在夏天。但可用少許麻油爆薑炒蔬菜、菇類或肉類,酌量加點米酒入菜增加香氣。


用少量的麻油、薑、米酒製成的料理取代高熱量、高蛋白的傳統純酒麻油雞湯或三杯雞,其功效就已足夠提供產婦補身體,且不至於攝取過多熱量高的溫燥食物,避免產後進補吃出問題與身材走樣。

時下流行的「滴雞精」真空包能方便婦女朋友食用,選擇原味雞精較佳,或一般市售瓶裝原味雞精皆可,能代替麻油雞補身。


虛性體質適合食用平性水果或果汁如蘋果、葡萄、櫻桃、大黑李。






2.熱性體質調理法
熱性且偏實性體質的產婦多半不需喝生化湯,產後排惡露第一週的輔助飲品第一首選就是「益母草黑糖薑茶」(配方與飲法如前述),身體自然有足夠的代謝能力排淨惡露。
假設不喝生化湯不安心的話,一定要改良生化湯配方與比例,不能和虛性婦女飲用同一劑量的處方,以免產生大量出血的危險。


適合熱性體質婦女飲用的改良版生化湯成分:當歸1錢、川芎1錢半、桃仁5分、炮薑5分、炙甘草5分、益母草3錢。(煎法與飲法同前述)


第二~五週的進補期,則使用四君子湯加減方,其配方為黨參5錢、白朮3錢、茯苓8錢、甘草3錢、晉耆5錢、當歸1錢、玉竹3錢、肉桂5分、沙參3錢。可燉肉類。此配方能避免吃補又上火的問題。




產後避免感染
任何體質的婦女因分娩時大量出血及過度用力等,都使產後元氣大損,《產孕集》記載:「產後調攝,最宜詳慎,蓋產後氣虛血少,脈絡空乏,肢節懈怠,腠理開張,皮毛不實,營衛不周,氣道易滯。故致疾之易,而去疾之難,莫甚於此。」


因此舊習俗教導產婦坐月子時不能洗澡洗頭、不能外出到人多的地方,考慮這時產婦的身體處於皮膚鬆弛、毛孔開張、抵抗力弱,容易受到寒氣侵襲與病菌感染。而舊時不像現在有恆溫的熱水器可以做溫控,洗頭後也沒有吹風機可立即吹乾頭髮,才會強調坐月子時不能洗澡洗頭。

時代變遷,筆者建議產後一週內可以洗熱水澡,但這七天內暫時不要洗頭,因為弄濕頭部使之受寒會刺激子宮收縮(古時產後大量失血急救時,會以冷水浸泡頭部,使腦部受到冰冷的刺激而誘發子宮收縮止血)。可想而知,如果頭部在這時受寒會讓坐月子的婦女惡露排不乾淨,形成日後子宮疾病的後遺症,俗稱「月內風」。


產後溫水沐浴保持身體清潔,穿著寬鬆衣物,可避免陰部感染與悶熱不適,建議沐浴後立即用一條浴巾擦乾水分,再用另一條浴巾乾浴摩擦胸口心窩處的膻中穴及背後膏肓區。然後穿上寬鬆衣物,再隔衣做全身其他地方的乾浴,摩擦生熱以暖化身體。


雖然筆者強烈建議產後一週內避免洗頭,但若頭癢難忍,可用紫蘇5錢、水1000cc共煮,水滾後再煮5分鐘,過濾藥渣,加水調整到適當的溫度,擦拭頭皮,讓藥水留於體表。紫蘇水是溫性的藥汁,具有祛寒的功效,芳香的氣味也有助舒緩情緒。


也可將此紫蘇水於沐浴後再擦澡一次,不需沖洗,配合乾浴能有極好的祛寒作用,可以預防感冒。客家人常用的大風草也是不錯的選擇。

假如懷孕前常在經期前感冒、經期感冒或經前分泌物增多者,用秦艽3錢、白芷3錢、敗醬草2錢,煮法、用法同紫蘇水。


亦可將藥汁混入浴缸泡澡。若擔心長時間泡澡易受感染,就將藥水調整水溫後坐浴浸泡陰部3~5分鐘即可。改善易受寒體質的婦女容易感冒的情形,較不會發生「月內風」,也能降低感染發生。





每個人體質各有寒熱屬性的不同。寒性體質者,宜多食「溫熱」食物,如糯米、黑米、高粱、黃牛肉、鷄肉、辣椒、帶魚、榴槤、釋迦、荔枝、楊梅、韭菜、芫大蒜、 藕(熟食)等食物。

熱性體質者,宜多食「涼寒」食物,如大麥、蕎麥、蘋果、橘子、西瓜、梨、花椰菜、蘆薈、人參、鴨肉、章魚、蛤蜊等食物。

亦有寒熱錯雜體質者,吃過熱或過寒的食物均感到不適,則宜食用「溫平涼」的食物來調理身體的寒熱。

一般人很難正確的判斷個人體質的寒熱,其實最好的判斷方法是知道食物的寒熱後,經由直接的飲食來感覺身體的反應,以判斷體質的寒熱屬性。

吃了熱性食物身體不適,屬熱性體質;吃了寒性食物身體不適,屬寒性體質。表為食物寒熱溫涼屬性的分類,供大家參考。◇







 

辨別自己的基本體質

依中醫理論,探究病因、病機前,需先辨別體質。一般分辨體質就是以虛、實、寒、熱四種去做交叉分
配,而不會是單純的「虛證、實證、寒證、熱證」,「虛、實、寒、熱」四種情況交互作用,可以有四
種配對模式:

所謂「虛實」的定義,是指邪氣與正氣的盛衰。「虛證」是代表維持健康的必要體力之虛弱,即「正氣
虛弱」;「實證」是指「邪氣亢盛」的狀態,是從體外入侵體內,引起疾病的原因。

既知「虛寒、虛熱、實寒、實熱」配對組合,但要如何確定自己就是其中一種呢?有沒有可能一個人就
具備多種體質條件?例如上半身是熱性、下半身是虛寒?其實這是有可能的,但這是較為複雜的狀況,
如果簡單來看「虛寒、虛熱、實寒、實熱」的組合,以下舉一些例子,對照一下,應該輕鬆就能辨別自
己的基本體質。以大便軟硬的觀察就是第一步分辨實證或虛證,再來辨識其形狀就能知「寒證」與「熱
證」。

當一個人口乾舌燥時,看起來像是「熱證」,但是一喝到涼水,就開始拉肚子或白帶多,身體好像又受
不了寒性食品的樣子。其實導致口乾舌燥的原因反而是因為「太虛」,而不是一般常說的「火氣大」,
真正的根底就是身體虛到連唾腺都分泌不出滋潤的唾液來,這就可以判斷為「虛寒」體質。虛寒體質就
是一般人俗稱的「冷底」,是與生俱來的體質。如果排便時完全不成形,稀稀糊糊的,但可以
很順暢的排出,那就是「虛寒」的證明。

當一個人全身沒有體力,外表看起來就很虛弱、病懨懨的感覺,但是又覺全身發熱。身體內部會發熱,
這才是真正「火氣大」的內部因素,結合外顯的虛弱相,構成「虛熱」的體質。此種體質大便時是排出
前硬後軟的便,例如先排出硬的部分,後來卻開始腹瀉,這是因為前半部在腸道的停留時間太久,水分
又被大腸吸收,造成較乾硬的狀況,不過整體來判斷,後半部的便形才是真正反應身體狀況的「虛熱」
證明!

前面是硬的,看似熱證,不過接下來又排出軟便,就能判斷本質是虛的。單純的虛,就是腸子蠕動無
力,糞便停留在腸子的時間就會太久,大腸會將水分再次吸收,所以較早累積的宿便就會硬化,而後來
累積的糞便是因為本來就是軟的,而排出時是因為水分來不及吸收,所以就呈現原來的樣相,所以綜合
來判斷就是「虛熱」。

如果四肢或身體容易覺得熱熱的,比方說手心熱等。以觸摸手心來觀察,剛觸摸時感覺是熱熱的,停留
越久(大約一分鐘後)反而漸轉冷,熱度因感覺疲勞而消失,身體熱量不斷向外流散,所以漸漸轉變成
一種冷冷涼涼的膚觸,這時的觀察結果就是體內屬於能量低的狀態(冷性),屬於外假熱、內實冷的
「實寒」體質。前有先硬再軟的排便狀況,會不會有先軟再硬的便相?這是不太可能的。當腸道的溫度
低到不會蠕動,呈現「冬眠」狀態時,會有完全無法排便的便秘情形。實寒體質的情形,就好像冰箱裡
的東西都會被脫水、乾燥一樣。

依寒熱等級,最體冷的程度就是「實寒」。因為飲食不當、喝太多寒涼飲品,讓腸子的溫度下降到不會
自行蠕動,或是人體吹到風、受風寒,例如睡覺時未穿衣、腹部未蓋被子保暖而著涼,腸子受寒後而造
成了腸絞痛等,所以「實寒」的成因通常是挾帶「外感風邪」

基本上「實熱」是比較容易判斷的,舌質鮮紅、舌苔黃,體熱易口渴,喜歡喝冷飲,小便顏色較深且便
秘。便秘不是只有實證,便秘有分軟與硬,有的是久沒排便,很吃力地排出後卻是細細軟軟不成條狀,
就代表這個人是一種虛證的便秘。如果大便很硬又粗,就可以確定是「實熱」。

當然,在臨床上會看到一些身體狀況特別差的患者,例如多重慢性病或癌症患者經過化療、放療後期會
出現所謂的「陽虛發熱」、「陰盛格陽」、「戴陽証」等,必須讓有經驗的中醫師來診斷,並不建議有
上述症狀的患者自己依文判斷!

中醫體質辨識

 

一、什麼是體質辨識中醫學歷來重視人的體質狀態,在防病治病上,從具體的人出發,權衡干預措施,體現以人為本,因人制宜的思想。所謂體質,是指人體生命過程中,在先天禀賦和後天獲得的基礎上所形成的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和心理狀態方面綜合的、相對穩定的固有特質。如何進行體質辨識?

1、平和質


指陰平陽秘,臟腑氣血功能正常,屬先天禀賦良好,後天調養得當之人,《靈樞·天年》曰:“五臟堅固,血脈和調,肌肉解利,皮膚緻密,營衛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氣以廣行,六府化谷,津液布揚,各如其常,故能長久。”

◆體質特徵
 
 
(1)感到手腳心發熱

(2)感覺身體、臉上發熱

(3)舌紅少津少苔

(4)口唇比一般人紅

(5)容易便秘或大便乾燥

(6)面部兩顴潮紅或偏紅

(7)感到眼睛乾澀


5、痰濕質


   
由於水液內停而痰濕凝聚,以粘滯重濁為主要特徵的體質狀態。 《格致餘論》:“肥人多痰”、“肥人濕多”

◆體質特徵
辨體要點(1)面部或鼻部有油膩感或者油亮發光(2)易生痤瘡或瘡癤(3)感到口苦或嘴裡有異味(4)大便粘滯不爽、有解不盡的感覺(5)陰囊潮濕多汗;謝頂(男性)(6)帶下色黃(白帶顏色發黃)(女性)(7)舌質偏紅,苔黃膩
7、血瘀質


   
是指體內有血液運行不暢的潛在傾向或瘀血內阻的病理基礎,並表現出一系列外在徵象的體質狀態,《靈樞·逆順肥瘦》雲:“廣肩腋項,肉薄厚皮而黑色,唇臨臨然,其血黑以濁,其氣澀以遲。”

9、特禀質


   
表現為一種特異性體質,多指由於先天性和遺傳因素造成的一​​種體質缺陷,包括先天性、遺傳性的生理缺陷,先天性、​​遺傳性疾病,過敏反應,原發性免疫缺陷等。 《景岳全書》:“以之禀賦言,則先天強厚者多壽,後天薄弱者多夭。”又云:“凡小兒之病,本不易察,但其為病之源,多有所因。⋯⋯雖父母之氣俱有所禀,但母氣之應在近,父氣之應在遠,或以一強一弱而偏得一人之氣者,是皆不可不察。”

陽虛體質:


飲食:宜食用益火溫陽的食品,如羊肉、 韭菜、茴香、核桃、栗子等,忌食生冷粘膩之品。“體質辨識”的概念與方法的提出,其意義就在於將人的健康問題由籠統化轉化為個性化,可直接用於健康評估,用於具有疾病危險因素的、亞健康狀態的、慢性疾病及康復期的人群與個體,進行生活行為指導、養生保健、醫療干預和個性化的順勢健康管理服務。隨著體質辨識的深入開展,必將為中醫“治未病”理論的實踐提供科學的方法和工具。

擊退孕期臉色黯沉, 改善黑眼圈、皮膚問題


孕期中的準媽媽們滿心喜悅地期盼新生命到來;另一方面,卻苦惱著因為貧血、便秘、黑斑、黑眼圈等造成膚色黯沉、氣色不佳。眼看因為懷孕而慢慢出現了惱人的「面色」問題,且看中醫師教孕媽咪吃出白裡透紅的好氣色……。


懷孕也能擁有好氣色!
懷孕前的美欣,膚質白皙光滑,臉上顯少冒痘痘。可是懷孕後,她的臉不僅容易生粉刺,還不定時地長出膿泡型青春痘,連帶的黑眼圈也愈來愈重。可是,因為因為擔心藥物對寶寶產生不良影響,她只好放棄看皮膚科的念頭。每天照鏡子時,看著自己一天比一天黯沉的皮膚,已經快踏上黃臉婆之路,愛漂亮的美欣,心情也跟著灰矇矇……。


哪些原因令人臉色差?


貧血+火氣大


懷孕時期,女性荷爾蒙增加、新陳代謝變快,也使體質變燥熱,容易長痘痘。

懷孕時,由於賀爾蒙的改變、加上母親的睡眠受到干擾等因素,容易產生痤瘡。陳潮宗中醫診所院長陳潮宗表示:「門診時,孕婦最常出現的皮膚狀況像是黑眼圈、青春痘、皮膚黯沉、膚色黃等。」

有些孕婦在懷孕前不太長青春痘,但懷孕後,臉部突然冒出很多、很明顯的青春痘。另外,也有人會在臉上的兩顴部位形成孕斑。陳醫師說明,「青春痘、孕斑、和黑眼圈,是最令孕婦感到困擾的皮膚問題。」


美顏公敵:黑眼圈、孕斑

為什麼孕婦容易生痤瘡?陳潮宗院長指出,因為懷孕時期,女性荷爾蒙增加、新陳代謝變快,也使得體質變得燥熱,因此,皮膚變得比較粗糙、容易長痘痘。除了青春痘,黑眼圈也是令孕媽咪煩惱的問題之一。通常造成黑眼圈的原因,多為是色素沉澱,另外,也有可能是孕婦自身過於疲累、睡眠不足。另外,兩顴會長出孕斑,也是破壞美顏的兇手。有些人在孕期結束會漸漸退掉,但也有人的孕斑是無法退掉。


氣血虛,也讓氣色不好

除了上述幾個造成氣色差的常見原因,如果孕婦本身氣血虛、有貧血情況,也會讓膚色看起來臘黃或蒼白,人也顯得無精打采。除此之外,陳潮宗中醫師補充說明,在懷孕時期,由於體重隨著懷孕週數逐漸增加,間接地也增加了心臟機能的負擔,造成臉部血管擴張,破壞了毛細血管,這時,就會產生所謂的「蜘蛛斑」。
到了懷孕的後半期,大約產前的一、兩個月,最常見到的皮膚疾病是「溼疹」,很多孕婦會有皮膚癢的問題,稱為「子癢」,至於造成原因是「免疫系統反應」。一般而言,溼疹不僅長在臉部,也可能是全身性發作。


媽媽美不美,生男生女有關

對於影響皮膚氣色的因素,不僅於這些。根據老一輩人的說法,寶寶的性別也會影響媽媽的膚質。懷男寶寶,媽媽的皮膚會變差;懷女寶寶,媽媽的皮膚反而會變光滑、變好,此說法能否相信?陳潮宗院長表示:「有其科學性。」


荷爾蒙影響

當女性懷孕時,為了維持妊娠的正常進行,胎盤必須大量分泌、製造重要的荷爾蒙,因此,懷男寶寶或女寶寶,其造成的落差也很大。如果懷女生,會提升女性的荷爾蒙,產生加乘效果,所以媽媽會變漂亮。如果懷男胎,因為男性荷爾蒙的因素,會對母體產生干擾,使得媽媽的皮膚變差。不過,陳潮宗中醫師指出,「影響因素不僅是這些,在懷孕的過程,體質不斷在改變、體重也一直在提升,都可能是影響因素。」


7大因子,壞了妳的好氣色


吃對食物,扳回顏色

對於惱人的黑眼圈、青春痘、孕斑、以及氣色黃等,孕媽咪們該如何對治?且由陳潮宗院長從中醫角度,對於飲食面提供建議。


1.黑眼圈

形成原因》
由於孕婦的黑色素代謝較為緩慢,因而容易形成黑眼圈。另外,臉上有雀斑或痣的孕媽咪,黑色素也可能讓顏色會加深。除了黑色素沉澱,過於勞累也會讓孕婦容易有黑眼圈。

建議》
因為勞累而產生的黑眼圈,可多攝取抗疲勞食物,蔬果類:芹菜、籚筍。動物類:豬肉、腎臟、腰子。此外,黑眼圈屬於腎虛型,藥補方面,可以用當歸,黃耆等中藥材來燉補湯喝。

此外,陳潮宗院長也建議,可以食用具有美白效果的食物,像綠豆湯,可以清熱解毒、美白肌膚。想讓膚質變好,可加入白木耳、愛玉、仙草等食材。另外,建議多攝取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像水果多半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


2.青春痘
形成原因》因為女性荷爾蒙大量增加、新陳代謝變快,體質燥熱。

建議》
少吃油炸類、辛辣類食物,飲食盡量清淡,低脂、低油、低鹽,多攝取蔬果。像水果類,可以吃香瓜、哈蜜瓜、西瓜等瓜類。食材類:可吃綠豆湯,或以菊花泡茶。之所以會長青春痘,是因為體質過熱、過燥,所以吃一些能退火的食材,但不建議吃薏仁。

另外,長痘痘的孕婦在補充動物性蛋白質時,陳潮宗院長建議多選吃海鮮類、魚類,因為肉類的油脂成分較高。其實,就肉類而言,家畜類,像豬肉、牛肉、羊肉等,其油脂比家禽類,像雞、鴨等更高;而家禽類又比海鮮類的油脂高,海鮮類的油脂是最少量的。因此建議在攝取動物性蛋白質時不妨參考此原則,除了可以減少熱量、也能改善長痘痘的情況。

不過,多數孕婦會以牛肉來補充鐵質,陳潮宗中醫師說明,「鐵質也可從蔬果類去攝取,像波菜、葡萄、櫻桃等,含鐵成分也都很高。」


3.孕斑


像山藥、白木耳,具有美白、產生膠質等食材,都能淡化孕斑。
形成原因》孕斑的生成因素,主要是皮膚的局部油脂分泌過多,造成色素沉澱。

建議》
控制油脂、防止色素沉澱,因此,盡量少吃油膩或油炸類食物,控制肉類的攝取量,飲食以清淡為主,多吃蔬果類食物。另外,也可以吃一些具有美白效果的食物,像山藥、白木耳,具有美白、產生膠質等食材,都能淡化孕斑。


吃珍珠粉和燕窩能美白?
陳潮宗院長表示.適量攝取珍珠粉有美白效果,攝取量一天不超過0.5公克。至於燕窩,富含膠原蛋白質,能讓皮膚彈性變好,可是沒有美白功用。再者,懷孕期間體內已經大量製造女性荷爾蒙,也無須額外補充燕窩。


4.溼疹

形成原因》免疫系統反應。

建議》
盡量少吃海鮮類食物,至於像白菜、白蘿蔔等寒性食物也不宜攝取,以增強自身的免疫力。


5.乾燥脫皮

形成原因》皮膚的油脂分泌不足。

建議》
多攝取動物性食物,像蹄筋、牛筋等富含膠質。


6.膚色臘黃

形成原因》
便祕會令膚色看起來較黃,是因為體內的火氣大,難以排泄,導致毒素滯留體內,因此皮膚也容易造成長斑。

建議》
多攝取蔬果,陳潮宗中醫師指出,尤其是質地軟、水溶性纖維含量高及酵素較高的水果,像木瓜、水梨、香蕉、蘋果等,以增加腸胃的蠕動。


7.膚色蒼白

形成原因》氣血虛、貧血。
門診時,陳院長常見到氣血虛的孕婦,他表示:「女性的體質,多偏氣血虛弱型。」通常氣血虛的氣色會看起來較黃、沒有光澤;此外,眼瞼的結膜顏色會比較淡。

建議》
飲食上,多喝牛奶,若本身有乳糖不適症,可改喝豆漿。藥補方面,可燉八珍湯,也可搭配豬肝、牛肉等食材一起燉煮。除此,可額外攝取保健食品或營養補充品。至於吃素者,建議多吃東西,從各類食物攝取營養。

對於有貧血情況的孕婦,以牛肉來補充鐵質是一個不錯的方式,因為牛肉屬於高效能的動物性蛋白質,雖可快速補充營養,不過,陳院長提醒,也可能造成體質燥熱。


3招簡單穴道按摩
對於皮膚黯沉、黑眼圈等困擾,除了飲食來改善,陳潮宗院長也提供了3招簡單穴單按摩做為參考,他表示,一次約輕按10下,一天約進行2~3次按摩,即能享有美白、改善黑眼圈的功效。


1.血海穴:
膝上内側,髕骨内上緣2寸處(約3根手指)。
效果:美白。


2.曲池穴:
把手彎曲靠在胸上,肘關節的外側會出現肘橫紋,曲池穴在肘橫紋的頂端處。以手指按壓,從手肘到手腕會產生酸麻感。
效果:美白。


3.眼睛周圍穴道:
輕按眼睛周圍的穴道可以改善黑眼圈。


孕媽咪如何安穩睡?

由於懷孕所造成的心理不安,加上身體疲累、睡姿的限制,甚至肚子裡的小寶貝偶爾「打招呼」等因素,都可能讓孕媽咪的睡眠品質不佳。因此,對於一些孕媽咪而言,一場安穩的睡眠可能是種「夢想」。

孕婦容易睡不好,陳潮宗院長指出,「除了心理因素,在生理方面,孕婦的荷爾蒙較為旺盛,使得身體較為燥熱。」因此,建議在晚上,像晚餐可以加些百合入菜、或吃一些酸棗仁,由於這些食材具有安神的作用,晚上食用較為妥當。


找出生理體位,好入眠

另外,也有人建議將腳部墊高、調整睡姿,會比較好入睡,對此,陳潮宗不這麼認為。他說明:「因為人有其生理上的姿勢,亦即生理體位。」例如:躺著睡覺與趴著睡覺,躺著睡是符合生理體位;像倒立和直立,直立才是符合生理體位。維持一個最舒服的體位,即是生理體位。

因此,當人在睡覺時,用一個枕頭將頭墊著會覺得比較舒服,那即是適合自己的生理體位;可是,如果原先沒有抬腳習慣,現在卻刻意去把腳抬高,並不符合自己原來的生理體位。所以,反而是以最舒服的姿勢,最適合自己入睡的姿勢,順其自然更容易進入睡眠。


懷孕,仍要適度飲食+運動


雖然懷胎十月很辛苦,可是在運動和飲食上仍是不可忽略。
最後,陳潮宗院長提醒,雖然孕媽咪們懷胎十月很辛苦,可是,在運動和飲食上仍是不可忽略。他建議要維持適度運動,以散步為主。若身體狀況不穩定,或容易疲倦,則要多臥床休息。至於飲食上,懷孕初期先不用去特別增加飲食的量,以免自己太胖。懷孕七個月後,再慢慢增加食量。不過,仍是要適度飲食、控制體重,以免將來身材變形太多,減肥不容易。

陳潮宗
學歷:中國醫藥大學中國醫學研究所博士
現任:陳潮宗中醫診所院長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
台北市政府第3屆醫事審議委員
經歷:署立花蓮醫院中醫部醫師
台北市立和平醫院中醫部醫師
中醫師全國聯合會中醫會訊創刊總編輯
中醫師同德會創會會長